覽道州元使君結《舂陵行》兼《賊退後示官吏作》二首[一],誌之日:當天子分憂之地,效漢朝良吏之目[二]。今盜賊未息,知民疾苦,得結輩十數公,落落然參錯天下為邦伯,萬物吐氣,天下小安,可待矣[三]!不意複見比興體製、微婉頓挫之詞[四]。感而有詩:增諸卷軸,簡知我看,不必寄元[五]。
遭亂發盡白,轉衰病相嬰。沉綿盜賊際,狼狽江漢行。歎時藥力薄,為客贏瘵成[六]。
吾人詩家流,博采世上名。粲粲元道州,前聖畏後生[七]。觀乎《舂陵》作,歘見俊哲情,複覽《賊退》篇,結也實國楨。賈誼昔流慟,匡衡常引經[八]。
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兩章對秋月,一字借華星[九]!
致君唐虞際,純樸憶大庭[一〇]。何時降璽書,用爾為丹青[一一]?獄訟永衰息,豈唯偃甲兵[一二]!悽惻念誅求,薄斂近體明[一三]。乃知正人意:不苟飛長纓[一四]!涼飆振南嶽,之子寵若驚。色沮金印大,興含滄浪清[一五]。我多長卿病[一六],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孫城[一七]。呼兒具紙筆,隱幾臨軒楹。作詩呻吟內,墨淡字欹傾。感彼危苦詞,庶幾知者聽[一八]。
這是大曆二年(七六七)夔州所作。元使君,元結,字次山,號漫叟。同就是和,是杜甫有感於元結的《舂陵行》而作的。通過這首詩,不僅可以看出杜甫熱愛人民的偉大精神,而且可以看出他的有意識的現實主義的文學主張。他在序中所說的“比興體製”,實質上就是白居易所提出的“詩歌合為事而作”的同義語。他極力表揚元結的《舂陵行》,顯然是企圖為當時作者指出一個方向,希望他們向元結看齊,多反映些人民的疾苦。此外,通過這首詩,我們還可以看出杜甫獎掖後進和“樂道人之善”的良好作風,這些都值得我們注意和學習。
[一]二詩見後附錄。浦注:“元詩作於甲辰歲,係廣德二年(七六四),至是(七六六)凡三年矣,何傳致之遲歟!”按當時交通不便,又無印刷,元作此詩,亦未必寄杜,故事隔二三年才讀到。
[二]二句讚美元結。漢宣帝曾說:“庶民所以安其田裏,而亡歎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漢書:循吏傳》)二千石指太守,元為道州刺史,故日當天子分憂之地。
[三]自“今盜賊未息”至此,是作詩的本旨。邦伯,即州牧,這裏指刺史。“萬物吐氣”一作“萬姓壯氣”。
[四]不意,不料。有喜出望外意。當時詩人很多,作品很多,但如元結這樣能同情人民的詩篇卻如鳳毛麟角,所以杜甫下禁有一種“空穀足音”喜出望外之感。
[五]和詩目的,本在救世,不在應酬,故不必寄原作者。
[六]首段六句自敘。因長病,所以說沉綿。因憂患重,故吃藥不見效。羸,音雷,弱也。瘵,音債,病也。黃生雲:“前後皆自敘,自敘多言病,共筋節在‘歎時藥力薄’五字,則知此詩全是借酒杯,澆塊磊,蓋身疾可醫,心疾不可醫耳。”
[七]四句承上“歎時”接入元結。“流”一作“秀”。吳論:“吾人既為詩家之秀,必博采世上之名士,而道州之才,前聖所謂後生可畏者非耶?”《論語,子罕篇》:“子日: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按元小杜甫十一歲,故可用後生字樣。
[八]賈誼、匡衡,皆所謂國楨,以比元結。賈誼《陳政事疏》:“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漢書:匡衡傳》:“衡上疏陳便宜,及朝廷有政議,傅經以對,言多法義。”
[九]二句即“與日月爭光”意。第二段讚美元結的詩品。備極推崇,意亦在轉移文風。
[一〇]言元結之心乃欲致君堯舜,使民安樂。《莊子:胠篋篇》:“昔容成氏、大庭氏結繩而用之,若此之時,則至治已。”
[一一]二句希望元結能居大位。丹青,以繪事為喻。《鹽鐵論》:“公卿者,神化之丹青。”
[一二]二句言朝廷如大用元結,則將使天下無訟獄,豈但偃甲息兵?
[一三]《新唐書:元結傳》:“結以人困甚,請免百姓租稅及和市雜物十三萬緡,為民營舍給田,免徭役,流亡歸者數萬。”
[一四]是說不肯苟且的犧牲人命來保持自己的官兒。纓,冠係,這裏用長纓代表高官。《碧溪詩諸》:“漫叟所以能然者,先民後己,輕官爵而重人命故也。觀其賦《石魚》詩雲:‘金魚吾不須(唐時官員佩金魚袋),軒冕吾不愛。’此所以能不構權勢而專務愛民也。杜雲:‘乃知正人意,不苟飛長纓。’可謂相知深矣!”
[一五]以上為第三段,進一步讚美元結的人品。意亦在激勸其他官吏。南嶽,衡山,在道州鄰近,故即以其地之名山,美其人之標格。涼飆,猶清風。官高任重,故金印大而色反沮喪。元詩有“思欲委符節……窮老江湖邊”之句,故雲“興含滄浪清”。
[一六]司馬相如字長卿,有消渴病。
[一七]公孫城,即自帝城,西漢未公孫述嚐據此城。
[一八]未段仍以自敘作結,說明和詩之意。劉克莊《後村詩話後集》:“杜公為詩家宗祖,然於前輩如陳拾遺、李北海,極其尊敬,於朋友如鄭虔、李白、高適、岑參,尤所推讓。白固對壘者,於虜則雲‘德尊一代、名垂萬古’,於適則雲‘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又雲‘獨步詩名在’,於參則雲‘謝眺每篇堪諷詠’,未嚐有競名之意。晚見《舂陵行》,則雲‘粲粲元道州,前賢畏後生’,至有秋月、華星之褒,其接引後輩又如此。名重而能謙,才高服善,今古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