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53、解悶十二首(錄五)

  草閣柴扉星散居[一],浪翻江黑雨飛初。山禽引子哺紅果,溪女得錢留白魚[二]。

  杜甫作詩排解愁悶,所以說“排悶強裁詩”、“遣興莫過詩”。但有時也無效,所以又說“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淒涼”。杜甫的愁悶是多方麵的,所以這十二首詩內容相當龐雜。

  [一]這一首寫夔州的風景習俗。四句全對。“草閣柴扉”和下句的“浪翻江黑”都是當句對。

  星字對下句雨字,則是借對。

  [二]“溪女”一作“溪友”。按《負薪行》:“應當門戶女出入,賣薪得錢應供給。”又《雲安》詩:“負鹽出井此溪女。”則溪女賣魚,正是夔州常事。

  商胡離別下揚州[三],憶上西陵故驛樓[四]。為問淮南米貴賤[五],老夫乘興欲東遊[六]。

  [三]這是一首贈別商胡的詩。商胡,胡人之為商者。《洛陽伽籃記》:“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漢代多稱“賈胡”(見《後漢書:馬援傳》)。《唐書:田神功傳》:“上元元年(七六〇)神功至揚州,大掠百姓商人資產,郡內比屋,發掘將遍,商胡波斯被殺者數千人。”可知唐代的揚州實為外商集居之地。

  [四]杜甫早年曾遊吳越,因而憶及。西陵,驛名,在浙江蕭山縣。白居易《答元稹泊西陵驛見寄》詩雲:“煙波盡處一點白,應是西陵古驛台。”可知其地風景幽美。

  [五]這是囑咐商胡的話。

  [六]申明上旬。一方麵想東遊,一方麵又窮,得先問問米價,很幽默。

  陶冶性靈存底物[七]?新詩改罷自長吟[八]。孰知二謝將能事[九],頗學陰何苦用心[一〇]。

  [七]這一首是杜甫自言作詩的經驗。底物,猶何物或何事。存底物,就是憑什麽東西。陶是製瓦器,冶是鑄鐵器,這裏陶冶二字相當於“調節”。

  [八]從這裏可以看出杜甫作詩的刻苦性。唐詩兼重音律,特別是律詩,所以必須吟。

  [九]孰知,猶熟知,即明知意。二謝,謝靈運和謝跳。將能事,用其能事。謙言不能如二謝之得心應手,不假改竄。“能事”是讚美之詞,杜詩中常用,如《題王宰山水圖歌》:“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又《遣興》詩:“君看涯窪種,態與鴦駘異。不在蹄齧間,逍遙有能事。”又《寄章侍禦》詩:“指揮能事回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

  [一〇]陰,陰鏗;何,何遜。杜甫也是很自負的,嚐說“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又說“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但對於梁陳間諸小詩人,也能汲取他們的優點,這正是他告誡我們的“轉益多師是汝師”的具體表現之一。

  先帝貴妃俱寂寞,荔枝還複入長安[一一]。炎方每續朱櫻獻,玉座應悲白露團[一二]。

  [一一]這一首是諷刺代宗恢複明皇時代進貢荔枝的弊政的。代宗大概假借了薦廟的名義,所以杜甫便從這一方麵來加以揭露。話是有些隱晦的。先帝,指唐明皇。俱寂寞,是說愛吃荔枝的都死了。

  [一二]炎方,指四川。朱櫻獻,用櫻桃獻廟。玉座,指先帝(明皇)。這兩句大意是說,當你(代宗)把四川貢來的荔伎繼櫻桃之後而薦廟時,如果先帝有靈,看見荔枝也許要悲傷起來吧。還不如不獻的好。杜甫是曾親眼看見也曾說到過貢荔枝的害民情況的(見《病橘》)。

  側生野岸及江浦[一三],不熟丹宮滿玉壺[一四]。雲壑布衣鰭背死,勞生重馬翠眉須[一五]。

  [一三]這一首追咎明皇的好色,致有貢荔枝之事,側生,指荔枝。

  [一四]不熟丹宮,不熟於丹宮(天子之宮)。但因統治者嗜好,故滿玉壺。

  [一五]這兩句刺明皇重色而不重人才。《詩經》:“黃發鮐背。”注:“老人背有鮐文。”是說背皮粗黑如鮐魚。始背死,即老死。勞生,即勞民。

  重字讀乎聲。重馬,一人兩馬,以防倒斃,楊貴妃愛吃(即所謂“翠眉須”),也就在所不惜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