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遊宋中,惟粱孝王都[一]。名今陳留亞,劇則貝魏俱[二]。邑中九萬家,高棟照通衢。舟車半天下,主客多歡娛[三]。白刃讎不義,黃金傾有無[四]。
殺人紅塵裏,報答在斯須[五]。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六]。氣酣登吹台,懷古視平蕪[七]。芒碭雲一去,雁鶩空相呼[八]。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九]。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一〇]。百萬攻一城,獻捷不雲輸[一一]。組練棄如泥,尺土負百夫[一二]。拓境功未已,元和辭大爐[一三]。亂離朋友盡,合遝歲月徂[一四]。吾衰將焉讬?存歿再嗚呼[一五]!蕭條益堪愧,獨在天一隅[一六]。乘黃已去矣,凡馬徒區區[一七]。不複見顏鮑,係舟臥荊巫[一八]。臨餐吐更食,常恐違撫孤[一九]。
和《昔遊》大體相同,但《昔遊》多自悼,此則兼悼亡友。劉克莊《後村詩話》新集:“《遣懷》篇未有撫孤之句,公飄飄一羈旅,而葛帔練裙之念如此,高、李豈無厚祿故人,聞之得無愧乎?”
按:據此詩則社於高適、李白之友誼,終始無間。高與李晚年容有隔閡。杜自己無可托孤,卻想到為朋友撫孤,雖力不從心,未免流於空言,其意則亦厚矣。
[一]宋中,今河南商丘之地。《漢書:梁孝王傳》:“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裏,廣睢陽城七十裏。”睢陽,春秋時守地。
[二]是說現在的宋中,名望雖在陳留之下,但習尚豪華,煩劇難治,卻與貝州、魏州相同。
貝魏皆在大河北。
[三]主人好客,故主客多歡娛。
[四]二句言任俠慷慨。傾有無,罄其所有。有無是複詞偏義。
[五]斯須,片刻。浦注:“首段從宋中形勝風俗說起,雄姿俠氣,足以助發豪情。”
[六]杜甫稱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又稱高適:“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
即所謂“壯藻思”。敷腴,喜悅貌。漢樂府《隴西行》:“顏色正敷腴。”
[七]吹台,即繁台,在今開封東南六裏。懷古,即下漢高事。
[八]《漢書:高祖紀》:“高祖隱於芒碭山澤間,所居,上常有雲氣。”二句是說,漢高一死,此地無人,空有雁鶩相呼而已。浦注:“次段人高李同遊事。”
[九]先帝,玄宗。
[一〇]收西域,如王忠嗣、哥舒翰等之攻吐蕃;破林胡,如安祿山、張守珪等之攻契丹。契丹,即戰國林胡地。
[一一]百萬,指兵力。因蒙蔽邀功,故雖敗而報捷。《唐韻》:“俗謂負為輸。”可知杜甫是用口語入詩。
[一二]上句言不惜物力,下句言不惜民命。為爭尺上,犧牲百人,故日負百夫。組練,組甲練袍,謂軍裝。
[一三]拓境,即開邊。元和,太平和樂的氣象。句意謂天下大亂,即指祿山造反。《莊子》:
“以天地為大爐。”浦注:“三段,帶述明皇黷武,指出盛衰聚散關頭。”
[一四]朋友盡,兼指高李外,如鄭虔、蘇源明、嚴武等人。合遝,相繼貌。祖,逝也。
[一五]七六二年李白死,七六五年高適又死,故曰再嗚呼。嗚呼,慟哭也。
[一六]“益堪愧”一作“病益盛”,“獨在”一作“塊獨”。
[一七]杜甫最愛才,故對高李之死,十分痛惜。乘黃,駿馬,喻高李。幾馬,杜甫自謂,兼指同時作者。徒區區,徒勞不頂事。
[一八]顏鮑,顏延之和鮑照,以比高李。荊巫,荊州巫峽,指漂泊夔州。[一九]自顧不暇,仍恐速死,不能照顧遺孤,努力加餐,吐而複食,杜甫的友誼是這樣深厚。
浦注:“末段,遣懷本旨。客懷交誼,一往情深,此老生平肝隔,於斯見焉。”[一九]自顧不暇,仍恐速死,不能照顧遺孤,努力加餐,吐而複食,杜甫的友誼是這樣深厚。
浦注:“末段,遣懷本旨。客懷交誼,一往情深,此老生平肝隔,於斯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