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39、白帝城最高樓

  城尖徑仄旌斾愁[一],獨立縹緲之飛樓[二]。峽坼雲霾龍虎睡,江清日抱黿鼉遊[三]。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四]。杖藜歎世者誰子[五]?泣血進空回白頭[六]。

  大曆元年(七六六)暮春,杜甫由雲安到夔州,這首詩大概是初到夔州時所作。是一首自創音節的拗體七律,充滿勃鬱不平之氣。白帝城在夔州之東一山頭上,西南臨大江,瞰之目眩。

  [一]白帝山尖峭,城在其上,故曰城尖。旌斾,軍旗。旌斾無知之物,說旌斾愁,一來見得地勢高危,二來見得時尚用兵。旌斾尚愁,則人可知。杜甫《送韋評事》詩:“吹角向月窟,蒼山旌斾愁。”都是加倍的渲染法。

  [二]縹緲,高遠不明之貌。樓高勢若飛,故曰飛樓。

  [三]二句寫登樓所見近景,是實景。上句寫山,下句寫水。龍虎,形容山峽突兀盤踞之狀,峽靜,故曰睡。黿鼉,形容江流湍急閃爍之狀,水動,故曰遊。日抱,日照江麵如環抱。都是摹寫登高臨深時所見的一種迷離恍惚之景的。

  [四]二句寫所見遠景,是虛景。扶桑,神木,傳說為日出處。斷石,指峽。弱水,《山水海經》:

  “昆侖之丘,其下有弱水。”注:“其永不勝鴻毛。”長流,指江。朱長孺雲:“峽之高,可望挾桑西向,江之遠,可接弱水東來。”吳見思雲:“二句遠景,言舉天地之大,盡在目前。”極力刻劃“最高”二字。

  [五]歎世,見得不是為了個人而歎。誰子,是“誰氏之子”的省文,即“哪一個”。

  [六]迸,散也、灑也。身在高樓,淚散空中,所以說“迸空”。回白頭,是說搖頭歎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