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12、有感五首(錄一)

  洛下舟車人,天中貢賦均[一]。日聞紅粟嘈,寒待翠華春[二]。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三]。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玉臣[四]!

  這五首詩當作於七六三年秋,因這年冬十月吐蕃陷長安,詩中夫提及。這五首和當時國家的政治軍事有密切關係,我們選錄第三首。這一首是反對遷都洛陽之議的,希望朝廷能力行儉約,減輕人民疾苦。

  [一]洛下,即洛陽。古人以洛陽為天下之中,四方人貢,道裏均等,故曰“天中貢賦均”。

  [二]這兩句諷刺統治階級隻知聚斂貢賦,不管人民凍餒。紅粟腐,見儲粟之多。《漢書:食貨誌》:“太倉之粟,陳陳用因,腐敗而不可食。”日聞,是不斷的聽說。寒,指人民。翠華,天子之旗,即指天子。春,作動詞用,猶溫暖。是說應散儲粟以贍濟窮民。

  [三]二句一警戒,一開導。莫取,猶莫恃、莫憑。金湯,即所謂金城湯池,這裏影射洛陽。

  險固不足恃,故告以莫取。意在反對遷都洛陽。宇宙新,即人民安居樂業。其具體辦法,即下所雲行儉德。

  [四]本王巨,原來都是你皇帝陛下的好百姓。這裏杜甫指出了所謂“盜賊”的根源即在於統治階級尤其是皇帝本身的奢侈剝削,“官逼民反”,廈是一個極平凡的道理,但卻無人肯說、敢說,過字讀下聲。道理本很簡單,故日“不過”。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