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小搖落,碧色見鬆林。百鳥各相命①,孤雲無自心②。層軒俯江壁③,要路亦高深④。朱紱猶紗帽⑤,新詩近玉琴⑥。功名不早立,衰疾謝知音。
哀世非王粲,終然學楚吟⑦。(首章、久留西閣而歎也。上四閣前之景,中四閣居之況,下乃所感之情。《杜臆》:小搖落,秋盡日也,公有《九月三十日》詩可證。鳥各鳴群,而孤雲飄泊,言外有自悲意。眾木皆凋,故覺鬆林獨碧。憑軒俯視,故見徑路高深。猶紗帽,雖仕猶隱。近玉琴,聲清而悲也。不早立,前事已往。謝知音,後時無望矣。王粲適荊而賦《七哀》,公之哀世者不止此,故曰非王粲,即所謂“未許《七哀》詩”也。莊舄仕楚而作越聲,猶公在夔而動鄉思,故曰學楚吟,即所謂“吟同楚執珪”①庾信詩:“春山百鳥啼。”夢弼曰:《周書·時訓》:始鳴。《通封驗》雲:,伯勞也,鳴者相命。
②陶潛詩:“孤雲獨無依。”又《歸去來辭》:“雲無心而出岫。”
③繁欽《暑賦》:“翕翕盛熱,蒸我層軒。”
④古詩:“先據要路津。”謝脁詩,“曠望極高深。”
⑤“朱注”《唐書》:隋貴臣多服烏紗帽,後漸廢,貴賤通服折上巾,在唐時以為隱居之服。
⑥一說近玉琴,言日事於詩,帷與琴相伴耳,非聲中律呂之謂。江淹《畫扇賦》:“玉琴兮珠徽。”
⑦昭明太子詩:“終然類管窺。”《史記》:越人莊舄仕楚,為執珪,有頃而病。楚王曰:“舄今富貴矣,亦思越不?”使人往聽之,猶越聲也。
王粲《登樓賦》:“莊舄顯而越吟。”
其二
懶心似江水,日夜向滄洲①。不道含香賤②,其如鑷白休③。經過調碧柳,蕭瑟倚朱樓④。畢娶何時竟⑤?消中得自由⑥。豪華看古往⑦,服食寄冥搜⑧。
詩盡人間興,兼須入海求。(次章,有不欲留閣之意。起句,托景言情,歎衰白休官,不如身赴滄洲也。今但憑樓對柳,亦何為者?俟男婚已畢,消病可痊,行當長往耳。且看豪華易過,何如服食引年,入海求仙乎?仍結到欲往滄洲意。此各四句分截。公嚐雲:“到今有餘恨,不得窮扶桑。”又雲:“蓬萊如可到,衰白問群仙。”其語諄諄,似欲為長生之學者,然實不得誌於時,而托言遁世耳,猶孔子乘桴浮海之歎歟。)
①《呂氏春秋》:“水泉東流,日夜不休。”《神異經》:東海滄浪之洲。
②《漢官儀》:尚書郎,握蘭含雞舌香奏事。
③鑷白,用齊高祖事,注見七卷。
④《楚辭》:“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馮衍賦:“伏朱樓而四望。”
⑤《後漢書》:向子平男女嫁娶畢,敕斷家事,弗複相關。
⑥消渴,有上中下三症,故曰消中。
⑦庾信詩,“金穴盛豪華”
⑧古詩:“服食求神仙。”
⑨《史記》:燕人宋無忌,羨門子高之徒,稱有仙道形解銷化之術,齊威宣、燕昭王皆信之,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