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草閣

  朱氏編在大曆元年。《杜臆》:公在夔別構草閣,故雲“草閣柴扉星散居”,而“沙上草閣”詩又可證。

  草閣臨無地①,柴扉永不關②。魚龍回夜水,星月動秋山。久露晴初濕,高雲薄未還。泛舟慚小婦③,飄泊損紅顏④。(首聯提草閣,三四草閣夜景,下則對景而感飄泊也。閣臨水,故下無地。唯無地,故扉不關。回夜水,秋蟄伏也。動秋山,光閃爍也。露久下而方濕,晴則易幹也。雲高舉而未還,薄則易散也。公以旅泊損顏,敵對舟婦而懷慚。末句用倒裝法。《杜臆》:雲薄未還,借景寓意。)

  ①《頭陀寺碑》:“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②範彥龍侍:“有客款柴扉。”《歸去來辭》:“門雖設而常關。”

  ③古樂府《相逢行》:“小婦無所為。”“邵氏注”蜀中多是婦人刺船。

  ④沈約詩:“共矜紅顏日,俱忘白發年。”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