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

  “鶴注”當是大曆元年七月作。

  往時中補右,扈蹕上元初①。反氣淩行在,妖星下直廬②。六龍瞻漢殿③,萬騎略姚墟④。玄朔回天步⑤,神都憶帝車⑥。一戎才汗馬⑦,百姓免為魚⑧。

  通籍蟠螭印⑨,差肩列鳳輿⑩。事殊迎代邸,喜異賞朱虛(11)。(首憶秘書扈從之事。反氣四句,上皇西巡。玄朔四句,肅宗興複;通籍以下,秘書侍從也。“錢箋”肅宗初,公拜左拾遺,此雲中補右者,必李秘書於是時官右補闕也。中者,右補闕屬中書省。唐製:左右補闕拾遺,掌供奉諷諫、扈從乘輿。扈蹕上元初,謂扈駕於主上建元之初,非如《寄草堂》詩所雲“經營上元始”也。當時駕次馬嵬,帝自陳倉而赴蜀,路經漢中,太子自彭原之朔方即位靈武。所謂“萬騎略姚墟”者,指上皇也;“玄朔回天步”者,指肅宗也。通籍,李得出入行宮。差肩,謂隨朝士而趨輦後。肅宗以恢複入京,非由繼統嗣位,故與代邸迎立者有殊。夢弼曰:秘書宗室,故比朱虛。未能優擢,故雲賞異。)

  ①洙曰:扈,扈從也。蹕,鳴曄也。天子出,鳴蹕以清道。

  ②庾信賦:“遭東南之反氣。”行在、妖星,注皆見前。陸機詩:“厭直承明廬。”

  ③六龍,天子之駕。《易》:“時乘六龍以禦天。”嵇康詩:“乘雲駕六龍。”梁宣帝詩:“漢殿珊瑚支。”

  ④蔡邕《獨斷》:“大駕備千乘萬騎。”《帝王世紀》:瞽瞍之妻握登,生舜於姚墟,故得姓姚氏。《漢書注》:《世本》:媯虛,在漢中郡西城縣。

  《世紀》:安原,謂之媯虛,或謂之姚墟。

  ⑤趙景真書:“植橘柚於玄朔。”朔方玄武之位,故稱玄朔。《詩》:“天步艱難”。

  ⑥鮑照詩:“明輝鑠神都。”《史·天官書》:“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製四方。”

  ⑦《書》:“一戎衣”。《公孫弘傳》:臣愚駑,無汗馬之勞。

  ⑧《左傳》:劉子曰:“微禹,吾其為魚乎。”《光武紀》:赤眉在河東,但決水灌之,可使為魚。

  ⑨《前漢·魏相傳》:通籍長信宮。《元帝紀》:宗室有屬籍者。蔡邕《獨斷》:“璽者,印也。印者,信也。”天子璽以玉螭虎紐。《西京雜記》,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

  ⑩王僧孺書:抗首接膝,履足差肩。鳳輿,見《洗兵行》。

  (11)《漢書》:文帝自代邸來,即位,益封朱虛侯劉章二千戶,黃金一千斤。

  寇盜方歸順①,乾坤欲宴如②。不才同補袞③,奉詔許牽裾④。鴛鷺叨雲閣⑤,騏驎滯石渠⑥。文園多病後⑦,中散舊交疏⑧。飄泊哀相見,平生意有餘。風煙巫峽遠,台榭楚宮虛⑨。觸目非論故⑩,新文尚起予(11)。(此記前後聚散之跡。上六,往日同朝,下八,夔州重晤。補袞牽裾,諫官之職。叨雲閣,公授拾遺。滯石渠,李遷秘書。多病交疏,指棄官以後。飄泊二句,喜逢敵人。風煙二句,客夔景物。非論故,道故者無人。尚起予,知音有秘書也。)

  ①歸順,注別見。

  ②《漢書·諸侯王表》:四海宴如。

  ③《詩》:“袞職有闕,仲山甫補之。”

  ④袁紹書:“奉詔之日。”《魏誌》:魏文帝欲徙冀州民十萬戶實河南,辛毗引帝裾而諫。

  ⑤古詩:“廁跡鴛鷺行。”潘嶽賦:“高閣連雲。”

  ⑥《三輔故事》:天祿閣、石渠閣,並在未央宮大殿北,以藏秘書。

  ⑦司馬相如為文園令。

  ⑧嵇康為中散大夫,作《絕交書》。

  ⑨《楚語》:“先王之為台榭也。”

  ⑩《世說》:觸目皆琳瑯珠玉。

  (11)劉孺詩:“言贈賦新文”。《論語》:起予者商也。“朱注”《韻會》予本無餘音。《匡謬正俗》曰:《曲禮》“予一人”,鄭康成注:餘、予,古今字。因鄭此說。近代學者遂皆讀予為餘。此詩亦用平聲,蓋從後人讀耳。

  清秋凋碧柳①,別浦落紅蕖②。消息多旗幟③,經過歎裏閭④。戰連唇齒國⑤,軍急羽毛書⑥。幕府籌頻問,山家藥正鋤⑦。(此秘書參幕府事。巫峽、楚宮,上記相見之地;柳凋、蕖落,此記相別之時。並興起亂離凋敝之象。

  “朱注”戰連、軍急,謂崔旰與楊柏及張獻誠相攻。“原注”“山劍元帥相公,初屈幕府參籌畫,相公朝謁,今赴後期也。”又雲:“秘書比臥青城山中。”

  ①梁簡文帝詩:“水照柳初碧,煙含桃半紅。”

  ②謝莊詩:“淩別浦兮值泉躍”。簡文詩:“紅蕖間青鎖,紫露濕丹楹。”

  ③《漢·高紀》:“益張旗幟於山上。”

  ④古詩:“思還故裏閭。”

  ⑤《左傳》:宮之奇曰:“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乎。”

  ⑥《魏武帝奏事》:“若有急,則插羽於檄,謂之羽檄。”

  ⑦陳子昂詩:“追宴入山家。”

  台星入朝謁①,使節有吹噓②。西蜀災長弭③,南翁憤始攄④。對敭抏士卒⑤,乾沒費倉儲⑥。勢藉兵須用⑦,功無禮忽諸⑧。禦鞍金騕褭⑨,宮硯玉蟾蜍⑩。拜舞銀鉤合(11),恩波錦帕舒(12)。(此秘書入朝後事。“朱注”台星、使節,皆謂杜鴻漸。秘書蓋因鴻漸表薦入朝,其奏對君前,當以師老財匱為言。蓋全蜀之勢,今方藉兵,不得不用,而諸將冒功無禮,如所謂抏士卒、費倉儲者,其可忽之而不問乎?是時崔旰雖歸朝,而楊子琳未釋甲,蜀中所在聚兵,軍儲耗蠹,故因秘書赴幕而及之。言外亦暗規鴻漸也。又雲:秘書將承恩賜馬,有錦帕之舒,且入直侍書,見銀鉤之落也。次公指杜相公,於上下語勢不接。“遠注”銀鉤,承宮硯。錦帕,承禦鞍。拜舞之後,落筆如銀鉤。洙雲:詔書也。)

  ①台星,注見十六卷。

  ②《周禮·地官》:掌邦國之使節。

  ③《周禮》:彌災兵。彌,即弭也。後漢寇榮疏:以寧風旱,以弭災兵。

  ④舊注:南翁,南楚老人,如《項羽傳》所稱南公,古人公翁二字通用也。蔡邕《瞽師賦》:“撫長笛以攄憤兮。”

  ⑤《書·畢命》:“對揚文武之光命。”《陸機集》:“對揚帝祉。”

  “朱注”《上林賦》:“抏士卒之精,費府庫之財,而無德厚之恩。”善日:“抏,損也,音玩。”吳曾《漫錄》:“抏,挫也,吾官切。”《平準書》:“百姓抏弊以巧法。”《索隱》曰:“《三蒼》:抏音五官切,抏者,耗也。”

  取此音以釋此詩,於義甚當。王褒《講德論》:“驚邊扤士。恐亦是抏士。”

  ⑥《張湯傳》:“始為小吏乾沒。”《正義》謂無潤及之,而取他人也。

  如淳曰:“豫居物以待之,得利為乾,失利為沒。”《三國誌·傅嘏傳》:“豈敢寄命洪流,以徼乾沒?”裴鬆之注:“有所徼射,不計乾燥之與沉沒而為之也。”

  ⑦《周策》:“藉兵乞食於西周。”《趙充國傳》:“遣使至匈奴藉兵。”

  ⑧《左傳》:“見無禮於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焉。”《何氏語林》:王僧虔日:“忘兄之胤,不宜忽諸。”

  ⑨《淮南子》“待騕褭飛兔而駕之,則世莫乘車。”

  ⑩《西京雜記》:廣川王發晉靈公塚,得玉蟾蜍一枚,大如拳,光潤如新玉,取以盛水滴硯。

  (11)《吳越春秋》:群臣拜舞天顏舒。王僧虔《論書》:索靖名其字書曰銀鉤蠆尾。

  (12)《西京雜記》:“覆以錦帕。”

  此行非不濟①,良友昔相於②。去棹依顏色③,沿流想疾徐④。沉綿疲井臼⑤,倚薄似樵漁。乞米煩佳客⑥,鈔詩聽小胥⑦。杜陵斜晚照⑧,潏水帶寒淤⑨。莫話清溪發⑩,蕭蕭白映梳。(此自敘而致送別之情。秘書此行,非不足以濟時,特良友相闊,覺臨去依想耳。沉綿四句,自述客夔近況。杜陵四句,囑其相答故人。莫話者,自慚衰老也。此章,前二段各十四句,後二段各十二句,中間八句相間。)

  ①《周語》:“動無不濟”

  ②《易林》:“患解尤除,良友相於。”

  ③梁簡文詩:“淒淒隱去棹。”

  ④隋孔德紹詩:“沿流渡楫易,逆浪取花難。”梁簡文詩:“豈若茲川麗,清流疾且徐。”

  ⑤顏延之《陶征士誄》:“井臼弗任,藜菽不給。”

  ⑥沈約詩:“佳客信龍鑣。”

  ⑦小胥,見《周禮·春官》。

  ⑧梁蕭鈞詩:“平川收晚照。”

  ⑨“洙注”潏水,公故居。“盧注”杜牧《期遊樊川》詩:“杜村連潏水。”鮑照詩:“照照寒洲爽。”《方言》:水中可居者曰洲,三輔謂之淤。

  ⑩《杜臆》:清溪發,語奇。

  黃生曰:時諸將連兵討崔旰,勝負未決,杜鴻漸以節度使讓旰,而使諸將各罷兵。公蓋深憤此事,故於詩中吐露之曰:“西蜀災長弭,南翁憤始攄。”

  雖為稱頌之詞,其實災未必弭,憤未常攄也。曰:“對騕褭士卒,乾沒費倉儲。”言蜀中軍實耗損,入告朝廷,善為區處,使緩急有備,此大臣行邊善後之策也。如是,則西蜀災長弭矣。曰:“勢藉兵須用,功無禮忽諸。”此用季文子誅無禮於君之言。如旰殺主將而叛,此豈有禮於君者?今反就加節使,是功及無禮矣。夫旰罪當誅,勢必藉兵,今乃與諸將同拜朝命,功罪不明,於文子之言,無乃忽諸。必殺崔旰,憤始攄矣。公於《贈李》詩中,寓詞告杜,蓋深諷其處事之草草也。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