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

  “盧注”哀秘書者,哀其忠孝文章,始終遇蹇,為可惜也。《唐書》:蘇源明,京兆武功人。

  武功少也孤①,徒步客徐兗。讀書東嶽中,十載考墳典②。時下萊蕪郭③,忍饑浮雲巘④。負米晚為身⑤,每食臉必泫⑥。夜字照薪⑦,垢衣生碧蘚⑧。

  庶以勤苦誌⑨,報茲劬勞願⑩。(此敘其少而好學。忍饑垢衣,貧能苦誌。臉必泫,傷親歿。報劬勞,念親恩,俱應少孤。)

  ①《唐書》:源明,初名預,少孤,寓居徐、兗。

  ②孔安國《書序》:“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又曰:“孔子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

  ③《舊書》:萊蕪,漢縣,後廢。長安四年,於廢贏縣置萊蕪縣,屬兗州。

  ④薛君章句雲:“朝饑最難忍。”《詩》:“陸則在。”,山頂也。

  ⑤《家語》:子路為親負米百裏之外。

  ⑥《楚辭》:“橫垂涕兮泫流。”

  ⑦侯瑾,家貧傭賃,暮輒燒柴薪以讀。又,《晉中興書》:範汪,家貧好學,燃薪寫書,既畢,誦讀亦竟。

  ⑧碧蘚,猶今人言衣服徴斑。

  ⑨《韓詩外傳》:子路曰:“不能勤苦,焉得行此。”

  ⑩《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學蔚醇儒姿①,文包舊史善②。灑落辭幽人③,歸來潛京輦④。射君東堂策⑤,宗匠集精選⑥。製可題未幹⑦,乙科已大闡⑧。文章日自負⑨,掾吏亦累踐。晨趨閶闔內⑩,足踏宿昔趼(11)。(此敘其壯而出仕。蔚醇儒,其學不雜。包舊史,其文甚博。京輦,輦轂之下。東堂,試策之地。宗匠,指衡文者。掾吏屢踐,自卑官屢遷也。足蹈昔趼,依然徒步而入也。)

  ①《易》:“其文蔚也。”蔚,文深貌。《漢書》:賈山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

  ②杜預《左傳序》:“舊史遺文,略不盡舉。”

  ③《易》:“幽人貞吉。”

  ④袁紹書:“公族子弟,生長京輦。”吳薛瑩詩:“遷入京輦,遂升樞機。”

  ⑤山謙之《丹陽記》:太極殿,周路寢也。東西堂,魏製,周小寢也。

  《晉書》:摯虞舉賢良、方正直言,會東堂策問。

  ⑥袁宏《三國名臣讚序》:“莫不宗匠陶鈞。”惠遠詩:“時無悟宗匠,誰將握玄契。”

  ⑦蔡邕《獨斷》:“群臣有所奏請,尚書令奏下之,有製詔,天子答之曰:可。”

  ⑧《儒林傳》:房鳳,字子元,以射策乙科,為太史掌故。《唐書》:諸進士試時務策五條,帖一大經。經策全得,為甲第;策得四、帖過四以上,為乙第。

  ⑨又雲:源明工文詞,有名天寶間。及進士第,更試集賢院,累遷太子諭德。

  ⑩《大人賦》:“排閶闔而入帝宮。”韋昭注:“閶闔,天門也。”天上有閶闔殿,故人間帝殿亦名閶闔。

  (11)《莊子》:“百舍重趼。”《增韻》:“足胝曰趼。”

  一麾出守還①,黃屋朔風卷。不暇陪八駿②,虜庭悲所遣③。平生滿樽酒,斷此朋知展④。憂憤病二秋,有恨石可轉⑤。肅宗複社稷,得無順逆辨⑥。範曄顧其兒⑦,李斯憶黃犬⑧。秘書茂鬆色⑨,再扈祠壇⑩。(此敘其陷賊不汙。黃屋風卷,上皇幸蜀矣,源明失於陪從,致為賊驅遣而悲憤也。朋知斷,故情不展。石可轉,見心不變。吳論:肅宗複位,順逆既辨,一時受偽命者悉加刑戮,如範曄有顧兒之痛,李斯含黃犬之悲,而秘書獨寒鬆不改,得與郊祀盛典。)

  ①顏延之《詠阮鹹》詩:“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②《唐書》:源明出為東平太守,召遠為國子司業。祿山陷京師,以病不受偽署。八駿,用周穆王巡遊事。

  ③陳琳檄文:“並集虜庭。”

  ④謝靈運詩:“再與朋知辭。”

  ⑤《詩》:“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⑥《三都賦序》:“既以著逆順,且以為鑒戒。”

  ⑦《宋書》:範曄臨刑,其子靄取地土及果皮擲曄,曄問曰:”汝嗔我耶?”靄曰:“今日何緣嗔!但父子同死,不能不悲。”

  ⑧《史記》:二世具李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

  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⑨《世說》:張伯威,歲寒之茂鬆,幽夜之逸光。

  ⑩《唐書》:肅宗複兩京,擢源明考功郎中、知製誥,後為秘書少監,卒。扈祠,扈從祠祭也。《書》:“為三壇同。”

  前後百卷文①,枕藉皆禁臠②。篆刻揚雄流③,溟漲本末淺④。青熒芙蓉劍⑤,犀兕豈獨剸⑥。反為後輩褻⑦,予實苦懷緬⑧。煌煌齋房芝⑨,事絕萬手搴。垂之俟來者,正始征勸勉⑩。不要懸黃金(11),胡為投乳贙(12)?(此敘其文才直節,禁臠,比文之豐美。才大如揚雄,雖溟猶為淺末。鋒利如寶劍,雖犀兕亦可剸截。有文如此,而人乃褻視,公所以懷思而歎息也。當時齋房瀆祀,蘇能苦口力諍,於萬手欲搴者,竟阻絕而不行,足為將來勸勉矣。

  且其意不欲求取金印,何為觸犯忌諱,如投乳贙乎?此皆發於忠愛之誠耳。)

  ①《唐書》:源明又有前集三十卷。

  ②隋辛德源,少有重名,累官考功郎中。劉逖薦之曰:“枕藉六經,漁獵百氏。”《謝混傳》:元帝始鎮建業,每得二豚,以為珍膳,項下一臠尤美,輒以薦帝,呼為禁臠。

  ③《法言》:或問吾子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

  ④謝靈運詩:“溟漲無端倪。”《後漢書》:範升以為左氏淺末,不宜立。曹植《責躬表》:“詞旨淺末,不足采覽。”此“末淺”二字所出,若作“未淺”,則海深何待言乎?⑤《羽獵賦》:“炫耀青熒。”青熒,劍有光澤貌。《越絕書·寶劍篇》:“揚其華如芙蓉始出。”盧照鄰詩:“相邀俠客芙蓉劍。”

  ⑥李尤《劍銘》:“陸剸犀兕,水截鯨鯢。”

  ⑦《蔡邕傳》:“後輩被遣。”

  ⑧《文選注》:緬,思貌。

  ⑨《漢書》:武帝大興祠祀,元封中,齋房生芝而作歌。《通鑒》:乾元二年六月,上從玉璵請,立太乙壇於南郊之東,自漢武帝祠太乙,至唐複祠之。《舊唐書·肅宗紀》:上元二年七月,延英殿禦座梁上生玉芝,一莖三花,上製玉靈芝詩。

  ⑩《唐書》本傳:肅宗時,禁中禱祀窮日夜,中官用事,給養繁靡。源明數陳政治得失。及思明陷洛陽,帝將親征,上疏極諫,帝嘉其切直。子夏《詩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晉書·衛玠傳》:不意永嘉之末,複聞正始之音。李陵書:“來相勸勉。”

  (11)《晉書·周顗傳》:取金印如鬥大,係肘。

  (12)《爾雅》:贙有力。注:出西海大秦國,有養者,似狗,多力獷惡。《炙轂子》載《贙銘》曰:爰有獷獸,厥形似犬,饑則馴服,飽則反眼,出於西海,名之曰畎。

  結交三十載①,吾與誰遊衍②?滎陽複冥寞,罪罟已橫罹③。嗚呼子逝日,始泰則終蹇④。長安米萬錢⑤,凋喪盡餘喘。戰伐何當解,歸帆阻清沔⑥。尚纏漳水疾⑦,永負蒿裏餞⑧。(未歎蘇公身歿,不及哀奠也。滎陽罹罪而亡,武功凶年而卒,則遊衍無人矣。始泰,遭遇中興。終蹇,身歿荒歲。戰伐,吐蕃未靖。清沔,歸路所經。胡夏客曰:武功少孤忍饑,為官又以饑終,讀此不禁三歎。此章,前後三段各十二句,中間二段各十四句。)

  ①任昉詩:“結歡三十載。”

  ②《詩》:“及爾遊衍。”《新史》:源明雅善鄭虔、杜甫。

  ③《詩》:“罪罟不收。”橫罹,橫罹法網也。劉孝威詩:“菱芒乍罥絲。”李善《選注》:“罥,結也。”

  ④泰蹇,用《易》卦名。

  ⑤《漢·高帝紀》:“關中大饑,米斛萬錢。”《舊書》:廣德二年,自秋及冬,鬥米千文,一斛則萬錢矣。蘇、鄭皆卒於是年,故他詩曰:“穀貴歿潛夫。”又曰:“凶問一年俱。”

  ⑥《山海經注》:漢水至江夏安陸縣入江,即沔水。

  ⑦劉楨詩:“餘嬰沉痼疾,竄身清漳濱。”

  ⑧《杜臆》:蒿裏餞,謂致奠也。《古今注》:蒿裏,喪歌也。人死,精魂歸於蒿裏,使挽者歌以送之。蒿裏,山名。“邵注”田橫死,門人作挽歌二章,今分為二:薤露歌送王公大人蒿裏歌,送士大夫庶人之喪。

  《八哀》詩,苦心力索,未免人勝於天。就諸章而論,前五篇精悍蒼古,後三首卻繁密不疏,尚須分別而觀。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