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謁先主廟

  “鶴注”成都有先主廟,夔州亦有之。先主伐吳,步歸魚複,崩於永安宮,所以有廟。永安宮在豐溪之側,即詩中青溪也。搖落乃秋候,當是大曆元年秋作。《方輿勝覽》:廟在奉節縣東六裏。

  慘澹風雲會①,乘時各有人②。力侔分社稷③,誌屈偃經綸④。複漢留長策⑤,中原仗老臣⑥。雜耕心未已⑦,歐血事酸辛⑧。霸氣西南歇⑨,雄圖曆數屯⑩。錦江元過楚,劍閣複通秦。(首敘先主始末,當時創業未半,委之武侯。及武侯既歿,而漢祚遂亡矣。各有人,孫曹角立也。力侔,謂三國鼎峙。

  誌屈,謂征吳未遂。仗老臣以複漢,即先主臨終時所謂“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大事”也。雜耕渭南,歐血軍中,此《出師表》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者也。霸氣二句,言天命去而漢祚終。“舊注”錦江、劍閣,蜀地也。

  過楚、通秦,傷其不久而合於晉。《杜臆》:蜀漢不興,以霸氣歇、曆數屯,天限之也。不然,蜀都雖小,其東達楚,可以取吳,其北通秦,可以取魏,何患不能混一哉。按:此說多一轉折,不如前說為當。)

  ①《世說》:道壹道人曰:“風霜固所不論,乃先集其慘澹。”陸機詩:“靄靄風雲會。”《雲台二十八將論》:”鹹能感會風雲,奮其知勇。”

  ②《吳越春秋》:“湯武乘四時之利而製夏殷。陸抗疏:“德均則眾者勝寡,力侔則安者製危。”

  ③《左傳》:“杜稷有主。”

  ④《易》:“君子以經綸。”

  ⑤《出師表》:“北定中原,興複漢室。”晉郭欽疏:“萬世之長策也。”

  ⑥《吳越春秋》:“先王之老臣也。”

  ⑦《蜀誌》:“亮與司馬懿對於渭南,每患糧不繼,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百姓安堵,軍無私焉。”鍾會檄文:“勞役未已。”未然、已然二字拆開,與酸辛為借對。

  ⑧《魏誌》:“亮糧盡勢窮,憂恚嘔血,一夕燒營遁走,入穀道,發病卒。”裴鬆之曰:“亮在渭濱,魏人躡跡,勝負之形,未可測量,而雲嘔血,蓋因孔明亡而自誇大也。夫以孔明之略,豈為仲達嘔血乎?劉琨喪師,與元帝箋亦雲:亮軍敗嘔血。此則引虛記以為言也。”阮籍詩:“舉翼更酸辛。”

  ⑨《吳越春秋》:範蠡曰:“霸王之氣,見於地戶。”

  ⑩謝脁詩:“雄圖悵若茲。”《書》:“天之曆數在爾躬。”

  舊俗存祠廟①,空山立鬼神②。虛簷交③,鳥道枯木半龍鱗④。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⑤。閭閻兒女換⑥,歌舞歲時新⑦。(此寫廟中景事。交鳥道,廟之高。半龍鱗,木之古。竹送二句,見歲時屢度。閭閻二句,見廟祀常存。

  盧世曰:此見人心思漢,曆數百年如一日也。)

  ①《國語》:“卒曆代之舊俗。”《後漢·成安侯傳》:帝為起祠廟。

  ②立,謂設立神像。作泣鬼神者,未安。

  ③江總詩:“虛簷靜暮雀。”《南中八誌》:鳥道四百裏。

  ④庾信詩:“自能枯木潤。”《子虛賦》:“照爛龍鱗。”《抱樸子》:“鬆樹其皮中有脂,狀如龍形。”

  ⑤《杜臆》:清溪之月從竹梢露出,故雲“竹送”。玉座之苔與春色頻呈,故雲“苔移”。玉座,神床也。謝脁詩:“玉座猶寂寞。”

  ⑥《東都賦》:“閭閻且千。”“黃注”兒女,即歌舞者。

  ⑦《左傳》:“歌舞不倦。”竺僧度詩,“倏忽歲時過。”

  絕域歸舟遠①,荒城係馬頻②。如何對搖落③,況乃久風塵④。孰與關張並⑤,功臨耿鄧親⑥。應天才不小⑦,得士契無鄰⑧。遲暮堪帷幄⑨,飄零且釣婚⑩。向來憂國淚(11),寂寞灑衣巾(12)。(此謁廟而有感也。周甸注:當此風塵搖落中,孰與關張並列,而功侔耿鄧乎?必有真主應天之才,方成君臣契合之機。今年齒遲暮,豈堪更參帷幄,隻作磻溪釣叟已耳。但優國念深,不禁淚灑衣巾也。《杜臆》:後八句,一是言有君則有臣,一是歎有臣而無君,此思古傷今之語。此詩中八句,乃敘題;前後各十二句,全以議論成章,他人無此深厚力量。)

  ①李陵書:“出征絕域。”謝脁詩:“天際識歸舟。”

  ②又:“荒城迥易陰。”劉琨詩:“係馬長鬆下。”

  ③《楚辭》:“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④周王褒詩:“久戍風塵色。”

  ⑤《蜀誌》: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陳書》:蕭摩訶仕陳,屢從吳明徹北伐,謂其材不減關張。

  ⑥《後漢書》:耿弇,字伯昭,從光武,拜建威大將軍,後封好畤侯。

  鄧禹,字仲華,光武安集河北,拜前將軍。後定河東,拜為司徒,封高密侯。

  ⑦《蜀誌》:譙周等上言,聖王應際而生,與神合契,願大王應天順民。

  ⑧武侯本傳: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所謂“得士契無鄰”也。《史記》:嚴仲子亦可謂知人,能得士矣。無鄰,無與比鄰也。

  ⑨《楚辭》:“恐美人之遲暮。”“黃生注”帷幄,用子房事。釣緡,用太公事。《高帝紀》:“運籌帷幄之中,吾不如子房。”

  ⑩庾信賦:“將軍一去,大樹飄零。”《詩》:“其釣維何,維絲伊緍。”

  《抱樸子》:施釣緍於修木之末。緡,一作罠,引《文選注》鹿網為證,非也。公在江邊,故雲釣緡。

  (11)《前漢·蓋寬饒傳》:“進有憂國之心。”

  (12)《楚辭》:“寂寞而絕端。”沈約詩:“寧假灑衣巾。”

  善作詩者,必構全局。全局既定,則議論得展,而意義層出矣。此篇,若無起段之激昂悲壯,則開端少力量。若無後段之感慨淋漓,則收結少精神。

  能以吊古之情,寫用世之誌,足今千年上下,英雄墮淚,烈士撫膺,不獨記敘廟貌處,見其古色斑瀾,哀音淒愴也。

  孔明與伊呂相伯仲,舊說以關張相比並,非也。一雲:孔明豈與關張相並,直與耿鄧相親。亦非也。詩本言先主而突讚武候,語氣不符。據《杜臆》,公不以將材自居,而欲為中興名佐,是也。《錢箋》亦雲:孰與四句,屬公自敘語。公當流落風塵之中,而追懷應天得士之遇,故有此言耳。

  胡應麟曰:“力侔分社稷,誌屈偃經綸”,歐、蘇得之而為論宗。“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程、邵得之而為理窟。”魯衛彌尊重,徐陳略喪亡”,魯直得之而為沉深。“白屋留孤樹,青天失萬艘”,無已得之而為勁瘦。“煙花山際重,舟楫浪前輕”,聖俞得之而為閑澹。“江城孤照日,山穀遠含風”,去非得之而為渾雄。凡唐末宋元人,不皆學杜,其體則杜集鹹備。元微之謂自詩人來未有如子美者,乃不易之論。至輕俊學流,時相詆駁,累亦坐斯,然益足見其大也。

  附記:昭烈帝廟祀千秋,而曹魏後世無聞,可見公道之在人心也。又考漢魏陵墓,亦存毀各異,此天道之不爽者。《津逮秘書》載惠陵一事,有蜀盜潛入隧道,見帝與關張共聚一堂,令盜飲酒一碗,賜玉帶一圍,其人戰懼而出,所飲之酒乃漆漿也,所與之帶乃白蛇也。此見千古英靈,長存天壤矣。

  近年甲寅乙卯之際,河北漳水中,有十五歲童子,夏浴於河。腰斬屍浮。其家驚異,使強壯負力者,仍入水中,又斷足股而死。士人群怒,因截河上下流,車涸其水,見一鐵輪旋轉如飛,輪角掛以利刃。土人去其刃,碎其輪,見輪旁有石槨,用巨木撞破之,槨中銅弩齊發,射傷數人。其內仍有石壁,土人用板扉蔽身,橫撞而碎壁,內有兩石榻,男左女右,對臥其上,衣冠麵貌,宛若生存,視其碑石,知為魏武帝之墓。眾人惡其生前篡國,死後殺人,遂拽出其屍,粉碎骸骨。先是一月、有營卒於夢中幾一五十餘歲丈夫,自稱漢丞相雲:“將來子當為我保護舊居。”及將發之前一夕,又現夢雲:“明朝難作,我室中金寶任汝攜取,慎勿毀我身體。”及期,眾怒難解,此卒亦分其所藏故物。時湖南逆藩稱亂,遣河北兵會討。此卒為把總官,竟傷於炮火。但能戮力從軍,捐軀報國,勝於曹氏遠矣。噫!疑塚七十,散布於太行河北,而真擴究為後人發掘,前以機械陷人,究以機械自滅,天網不漏,可為奸雄永鑒矣。此時安陽邑令,乃莆田林進士,有刻文以紀真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