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奉漢中王手劄

  “鶴注”漢中王貶蓬州刺史,今出峽將歸京,作書報公,而公複之以詩。

  舊編在永泰元年,今依朱氏入在大曆元年夔州。《杜臆》題上加奉字,以天潢尊之,其謹嚴如是。

  國有乾坤大,王今叔父尊①。剖符來蜀道②,歸蓋取荊門③。峽險通舟峻,江長注海奔④。主人留上客⑤,避暑得名園。(首段敘王行蹤。王時罷郡歸朝,取道夷陵,而暫留歸州也。“張遠注”主人,指歸州守。上客,即漢中王。

  胡夏客曰:上四,起局莊嚴。通舟注海,作去筆。留客避暑,作留筆。)

  ①“溍注”首句,謂王所封之國甚大也。《書大傳》:周公曰:“吾今王之叔父也。”王,讓皇帝之子,代宗之叔父。

  ②曹植詩:“剖符授玉,王爵是加。”

  ③夷陵有荊門山,其狀如闕然。

  ④《吳越春秋》:“決江導河,東注於海。”

  ⑤梁元帝詩:“光時留上客。”

  前後緘書報,分明撰玉恩①。天雲浮絕壁,風竹在華軒。已覺良宵永,何看駭浪翻②。入期朱邸雪③,朝傍紫微垣④。(此想歸途景事。饌玉,蓋與緘書同贈者。絕壁、華軒,即名園佳景。良宵堪適,不必觸浪前行。朱邸,指王第。紫微,指帝宮。避暑在夏,宵永屬秋,還京正當冬雪,敘次詳明。)

  ①戴暠詩:“饌玉待鳴鍾。”

  ②蘇彥詩:“洪濤奔逸勢,駭浪駕丘山。”

  ③謝脁箋:“朱邸方開。”又詩:“黃旗映朱邸。”《玉海》:《漢書注》: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諸侯朱戶,故曰朱邸。

  ④《晉誌》:紫微大帝之座,天子之所居也。

  枚乘文章老①,河間禮樂存②。悲秋宋玉宅③,失路武陵源④。淹泊俱崖口⑤,東西異石根⑥。夷音迷咫尺⑦,鬼物倚朝昏⑧。(此記峽中景況。枚乘自擬,河間比王。悲宋玉,王在歸州。失武陵,公未之楚。俱崖口,兩地多山。異石根,彼此分手矣。夷音、鬼物,壓蠻俗之醜惡,自傷獨居夔州也。)

  ①趙曰:梁孝王時,枚乘在諸文士之間年最高。

  ②《漢書》:景帝子河間獻王德,學舉六藝,被服儒術,武帝時來朝,獻禮樂,對三雍宮。

  ③宋玉宅,在歸州。《哀江南賦》:“誅茅宋玉之宅。”

  ④武陵源,用桃花源迷路事。

  ⑤宋之問詩:“崖口眾山斷。”

  ⑥歸州,在夔州之東。石根,山足也。庾信詩:“橫琴坐石根。”

  ⑦夷音,指楚語。

  ⑧《蕪城賦》:“木魅山鬼,昏見晨趨。”《洞冥記》:明莖草,照見鬼物之形。宋之問詩:“山鬼泣朝昏。”

  犬馬誠為戀①,狐狸不足論②。從容草奏罷③,宿昔奉清樽④。(末致臨岐繾綣之情。犬馬,自方。狐狸,指當時竊位者。王於草奏之餘,應念宿昔交歡,囑其去後不忘也。此章,前三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曹植表:“不勝犬馬戀主之情。”

  ②《張綱傳》:“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③《前漢·京房傳》:為淮陽王作求朝奏草。沈佺期詩:“顧我叨郎署,慚無草奏工。”

  ④古詩:“宿昔夢見之。”古歌:“清樽發朱顏。”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