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承聞故房相公靈櫬自閬州啟殯歸彝東都有作二首

  聞上加承字,尊故相也。“鶴注”琯卒於廣德元年,權窿閬州。二年春,公有詩別其墓。今雲“孤魂久客間”,則此詩作於永泰元年,是時公在雲安,故雲“遠聞”,又雲“風塵終不解”,其年吐蕃、回紇寇邊也。

  遠聞房太尉①,歸葬陸渾山②。一德興王後③,孤魂久客間④。孔明多故事⑤,安石竟崇班⑥。他日嘉陵淚,仍沾楚水還⑦。(首章,哀思故相,欲候哭於夔江也。一德而多故事,言生前相業。孤魂而竟崇班,言歿後贈典。嘉陵淚,初哭於閬州。楚水還,再逢於夔州。“黃生注”孔明、安石,皆身曆兩朝者,比房相獨切。公田園在東都,常有歸誌,今哭公於此地,空有淚逐櫬還而已。還字,仍挽歸葬。)

  ①趙曰:舊本作太守,非。善本作太尉,蓋琯適漢州刺史,召拜刑部尚書,道病卒,贈太尉,不應呼之為太守也。

  ②宋之問詩:“歸葬出三條。”《唐書》:琯,河南人,宰相房融之子,少好學,與東平呂向借隱陸渾山十年。鄭曰:《十道誌》:陸渾山在洛陽。

  誅曰:昔辛有適伊川,見被發而祭者,言此地當夷,後為陸渾之戎所有,山因而得名。

  ③“錢箋”房琯建分鎮之議,定興複之功,故以一德興王許之。司空圖《房太尉漢中》詩雲:“物望傾心久,凶渠破膽頻。”注謂祿山初見分鎮詔書,歎曰:“我不得天下矣,非琯無能畫此計者。”《書》:“鹹有一德。”

  宋之問詩:“業重興王際。”

  ④孔融詩,“孤魂遊窮暮。”《後漢書》:溫序為隗囂所殺,喪到洛陽,賜城旁地為塚,長子壽夢序曰:“久客恩鄉裏。”壽即上書,請骸骨歸葬。

  ⑤《蜀誌》:陳壽與荀最等,定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二十四篇以進。

  ⑥《謝安傳》:安薨時年六十六,帝三日臨於朝堂,賜東園秘器朝服,贈太傅,溢曰文靖。及葬,加殊禮,依大司馬桓溫故事。《王獻之傳》:謝安薨,贈禮有異同之議,獻之與徐逸共明安之忠勳,遂加殊禮。

  ⑦鶴曰:嘉陵江,在果州。果與梓、間為鄰。楚水,夔已下之江也。江淹賦:“楚水而吳江。”

  其二

  丹施飛飛日①,初傳發問州②。風塵終不解,江漢忽同流。劍動親身匣,書歸故國樓③。盡哀知有處④,為客恐長休。(次章,傷心歸櫬,欲終哭於東都也。間州起殯,應前嘉陵江。故國歸葬,應前陸渾山。三四,時危而憶老臣。五六,物在而悼人亡。公思盡哀葬所,又恐客死不還,蓋痛房而兼自痛矣。)

  ①丹旐,銘旌也。王褒《送葬》詩:“丹旐書空位。”《寡婦賦》:“飛旐翩以啟路。”虞世基詩:“飛飛未得棲。”

  ②閬州有漢水,即嘉陵江。房公之櫬,自西漢而下夔江,故雲江漢同流。

  ③“吳注”親身匣,舊引《左傳》“不識屬辟”,疏雲:屬,次大棺。

  辟,親身棺也。匣即蚊龍玉匣。未確。按劍動匣中,直指劍匣,非謂棺也。

  謝惠連詩:“裁為親身服,著以俱寢興。”親身二字亦可相證,何必引《左傳》疏文乎?“黃生注”劍動,言靈爽所憑。書歸,言手澤所存。

  ④《史記·孔子世家》:“各複盡哀。”《淮南子》:“喪者所以盡哀。”

  劉克莊曰:子美與房館善,其為哀挽,方之孔明、謝安。投贈哥舒翰詩,盛有稱許,比之廉頗、魏絳。然《陳濤斜》、《潼關》二詩,直筆不少恕,或疑與素論相反。愚謂翰未敗,非事前所知。琯雖敗,猶不失為名相。及二人各敗,又宜筆不恕,所以為詩史也,何相反之有。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