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

  鶴曰:此廣德二年作。《舊書·賈至傳》:寶應二年為尚書右丞,廣德二年轉禮部侍郎。又雲:廣德二年九月,尚書左丞楊綰知東京選,禮部侍郎賈至知東京舉,兩都會舉選,自至始。“張遠注”時唐十五必往東都赴舉,公故寄詩為之先容也。

  九載一相見①,百年能幾何②。複為萬裏別③,送子山之阿④。白鶴久同林⑤,潛魚本同河⑥。未知棲集期⑦,衰老強高歌⑧。歌罷兩淒惻⑨,六龍忽蹉跎⑩。相視發皓白(11),況難駐羲和(12)。(首敘惜別之情。上四另提,感聚散不常。中四承萬裏複別,傷之也。下四承百年幾何、勉之也。)

  ①九載一見,自乾元二年至廣德二年也。潘嶽《懷舊賦》:“今九載而來歸。”

  ②古詩:“百年能幾何,會少別離多。”

  ③梁元帝詩:“寧為萬裏別。”

  ④李陵《錄別》詩:“送子淇水陽。”《楚辭》:“若有人兮山之阿。”

  《爾雅》:“大陵曰阿。”

  ⑤《相鶴經》:“鶴千六百年,形定而色白。”《詩》:“有鶴在林。”

  陸機詩:“出自幽穀,及爾同林。”

  ⑥曹植詩:“潛魚躍清波。”

  ⑦謝靈運詩:“棲集建薄質。”

  ⑧鮑照詩:“零落就衰老。”宋玉《舞賦》:“抗音高歌。”

  ⑨張正見詩:“歌罷詠新詩。”潘嶽《寡婦賦》:“心摧傷以淒惻。”

  ⑩《楚辭》:“維六龍於扶桑。”阮籍詩:“白日忽蹉跎。”

  (11)《左傳》:公子宋與子家相視而笑。《留侯世家》:四人須眉皓白。

  (12)阮籍詩:“願攬羲和轡。”

  胡星墜燕地①,漢將仍橫戈②。蕭條四海內,人少豺虎多③。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過④。饑有易子食⑤,獸猶畏虞羅⑥。子負經濟才,天門鬱嵯峨⑦。

  飄飄適東周⑧,來往若崩波⑨。(次記行路之難。唐往東都,故敘亂後荒涼。

  胡星,指史朝義。漢將,指仆固懷恩。人少,死於兵賦。虎多,餘寇未平。

  畏虞羅,民饑捕獸也。天門,謂君門。東周,謂洛陽。唐孟莊曰:子負經濟四語,敘其淪落,為賈先容地。)

  ①《史記·天官書》:“昂曰旄頭,胡星也。”江淹書:“飛霜擊於燕地。”《唐書》:廣德元年正月,史朝義縊死於幽州醫巫閭祠下,傳首京師。

  又雲:廣德元年九月,懷恩拒命於汾州,其子瑒進攻榆次,未幾為帳下所殺。

  懷恩遂渡河,北走靈武。張正見詩:“胡兵屯薊北,漢將起山西。”

  ②《呂氏春秋》:“行人燭兔胄橫戈而進。”

  ③張載詩:“盜賊如豺虎。”

  ④信所過,謂經過方信。

  ⑤《左傳》:“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⑥《禮記》:有虞人、有大羅氏,掌田獵之事者。

  ⑦趙曰:《漢官儀》:泰山東上七十裏,至天門。潘嶽詩:“崇芒鬱嵯峨。”《楚辭注》:“嵯峨,高貌。”

  ⑧孔融詩:“飄颻安所依。”《戰國策注》:西周王城,今河南。東周成周,今洛陽。《史記索隱》:西周,河南也。東周,鞏也。

  ⑨鮑照詩:“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南宮吾故人①,白馬金盤陀②。雄筆映千古,見賢心靡他③。念子善師事④,歲寒守舊柯⑤。為我謝賈公⑥,病肺臥江沱⑦。(未結寄賈之意。惟賈能好賢,故唐宜善事。歲寒守柯,勉其始終勿變。此章,前二段各十二句,末段八句收。)

  ①杜田《正謬》:漢建尚書百官府曰南宮,蓋取象《天官書》南宮朱鳥,猶唐以中書省為紫微,尚書省為文昌之類。《後漢書》:鄭弘為尚書令,前後所陳,補益王政者,著之南宮以為故事。考禮部之名,起於江左,而南宮自漢有之。蓋南宮猶言南省,舊注專謂禮部,非也。鶴曰:《唐職林》雲:舊說禮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謂之南宮舍人,故定功謂南宮猶南省。《史·項羽紀》:“若非吾故人乎?”

  ②“夢弼注”賈逵為禮部侍郎,常乘白馬,故於賈至亦雲。金盤陀,馬鞍也。注見三卷。

  ③《詩》:“之死矢靡他。”

  ④《史記》:韓信得廣武君,師事之。又《南史》:孔休源人倫儀表,當師事之。

  ⑤潘嶽詩:“不見山下鬆,隆冬不易故。不見澗底柏,歲寒守一度。”

  ⑥《史記》: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

  ⑦臥江沱,公自謂。《詩》:“江有沱。”毛萇曰:“沱,江之別者。”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