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鶴注”此當是廣德二年歸成都時作。

  關內昔分袂①,天邊今轉蓬②。驅馳不可說③,談笑偶然同④。(首敘聚散交情。關內,指長安。天邊,指成都。)

  ①謝惠連詩:“分袂澄湖陰。”

  ②曹植詩:“轉蓬離本根。”

  ③《七發》:“驅馳當世。”

  ④古詩:“談笑未及竟。”

  道術曾留意①,先生早擊蒙②。家家迎薊子③,處處識壺公。長嘯峨嵋北④,潛行玉壘東⑤。有時騎猛虎⑥,虛室使仙童⑦。(此敘山人行跡。上四憶在京時,下四記在蜀時。留意,公自謂。擊蒙,欲受教也。薊子二句,比山人道高。騎虎二句,稱山人法大。)

  ①《史記·日者傳》:觀大夫類有道術者。《述異傳》:荀環好道術,潛棲卻粒。

  ②《易·蒙卦》上九爻:“擊蒙。”

  ③薊子訓,注見一卷及十二卷。

  ④《後漢·方術傳》:費長房為市吏,有賣藥老翁懸一壺於肆,市罷輒跳入壺中。長房異之,因往再拜,同入此壺。

  ⑤《江賦》:“峨嵋為泉陽之揭,玉壘作東別之標。”曾曰:峨嵋山在嘉州,玉壘山在茂州。

  ⑥《洞冥記》:東方朔出遇蒼虎息於道旁,朔便騎虎而還,扞捶過痛,虎齧之,腳傷。《列仙傳》:葛仙公,能乘虎使鬼。

  ⑦《莊子》:“虛室生白。”《雲笈七簽》:守元丹十八年,詣上清宮,受書佩符,役使玉童玉女各十八人。蘇彥詩:“仙童唱清道。”

  發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①。望雲悲轗軻②,畢景羨衝融③。喪亂形仍役④,淒涼信不通。懸旌要路口⑤,倚劍短亭中⑥。(此自敘情事。上四衰老之歎,下四飄流之感。望雲霄,則悲已淪落。當暮景,則羨彼衝和。杜修可曰:懸旌倚劍,屯戍之兵尚在也,此承喪亂言。)

  ①宋人詩話:白樂天雲“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東坡雲“兒童誤喜朱顏在,過後方知是酒紅”,鄭穀雲“衰鬢霜供白,愁顏酒惜紅”,陳後山雲“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皆脫化於杜。

  ②陶潛詩:“望雲慚飛鳥。”“吳注”《北史》:元樹奔南,每見嵩山白雲,未嚐不引領欷歔。

  ③鮑照詩:“畢景逐前儔。”《南史》:殷臻,幼有名行,每造袁粲、褚彥回之席,輒清言畢景。《海賦》:“衝融滉漾。”

  ④《歸去來辭》:“既自以身為形役。”

  ⑤《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漢·陳湯傳》:“懸旌萬裏之外。”

  ⑥宋玉《大言》:“長劍倚天外。”《六帖》:十裏一長亭,五裏一短亭。

  永作殊方客,殘生一老翁。相哀骨可換①,亦遣馭清風②。(此望山人指授也。上文賓主分列,此處主賓合收,章法秩然。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

  ①《漢武內傳》: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脈,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發,九年易形。

  ②《莊子》:“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