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鶴注”此廣德二年春,自閬州歸成都中途所作。《唐書·嚴武傳》:寶應元年自成都召還,拜京兆尹,明年為二聖山陵橋道使,封鄭國公,遷黃門侍郎。廣德二年,複節度劍南。“朱注”《舊書》雲:武再尹成都,節度劍南,破吐蕃,加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與《新書》不合。以此詩題證之,《新書》為是。

  得歸茅屋赴成都①,直為文翁再剖符②。但使閭閻還揖讓③,敢論鬆竹久荒蕪④。魚知丙穴由來美⑤,酒憶郫筒不用酤⑥。五馬舊曾諳小徑⑦,幾回書劄待潛夫⑧。(首章,重赴成都之故,八句皆敘事。欲歸草堂者,為嚴公再鎮也。揖讓,承次句。鬆竹,承首句。五六思成都品物之佳,七八想嚴公交情之厚,首尾賓主互說。玩末句,知嚴入蜀時便有書見招矣。)

  ①《杜臆》:成都尹本刺史,故比之文翁。自嚴公去後,成都遭亂,故有“還揖讓”語。

  ②直為,特為也。《漢·文帝紀》:初與太守為銅虎符、竹使符。陸雲《贈鄱陽使君》詩:“謁帝東堂,剖符南征。”

  ③《史記》:李斯以閭閻入事。孔子曰:揖讓而天下化者,禮樂之謂也。

  ④鬆竹,舊栽草堂,公向有《覓綿竹》、《覓鬆樹子》詩。戴逵《閑遊讚》:“寄心鬆竹,取樂魚鳥。”《歸去來辭》:“三徑就荒。”又:田園將蕪。”

  ⑤《蜀都賦》:嘉魚出於丙穴。劉淵林曰: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有魚穴二所。《益部方物讚》:丙穴,在興州,魚出石穴中,雅州亦有之,蜀人甚珍其味。黃鶴曰:丙穴固在漢中,然地誌載邛州大邑縣有嘉魚穴,萬州梁山縣柏枝山有丙穴,方數丈,出嘉魚。又達州明通縣井峽中,穴凡十,皆產嘉魚。此詩公赴成都作,意是指邛州丙穴。蓋成都西南至邛州,才百五十裏耳。

  ⑥《成都記》:成都府西五十裏,因水標名曰郫縣,以竹筒盛美酒,號為郫筒。《華陽風俗錄》:郫縣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節,傾春釀於筒,苞以藕絲,蔽以蕉葉,信宿香達於林外,然後斷之以獻,俗號郫筒酒。《一統誌》:相傳山濤治郫,用筠管釀酴醿作酒,兼旬方開,香聞百步,今其法不傳。

  ⑦漢製,太守駟馬,朝臣出使為太守,增一馬,故為五馬。武昔攜酒饌至草堂,故雲“五馬舊曾諳小徑。”

  ⑧古詩:“遺我一書劄。”後漢王符著書,號《潛夫論》。

  其二

  處處清江帶白蘋,故園猶得見殘春①。雪山斥候無兵馬②,錦裏逢迎有主人③。休怪兒童延俗客④,不教鵝鴨惱比鄰⑤。習池未覺風流盡,況複荊州賞更新⑥。(次章,想春歸景事。上四草堂安居之樂,歸美嚴公。下四草堂睦俗之情,預待嚴公也。無兵馬,嚴能靖寇。有主人,公返舊居。習池,自比草堂。荊州,借比嚴公。次末二聯,賓主對舉。每句首字,七用仄聲,未見變化。)

  ①虞炎詩:“方掩故園扉。”柳惲詩:“汀洲采白蘋。”

  ②朱瀚曰:是秋,嚴武果大破吐蕃,拔其城,雪山句若操左券,見公之知人料事。《賈誼傳》:“斥候望烽燧。”

  ③趙次公曰:景物明煥,錯雜如錦,故曰錦裏。《戰國策》:燕太子逢迎卻行。曹植詩:“主人寂無為。”

  ④晉孫暑為兒童,未嚐被嗬怒。

  ⑤《周禮》:“五家為比,又五家為鄰。”

  ⑥《南史》:袁粲見江敩,歎曰:“風流不墜,正在江郎。”醉習家池,在荊土。山簡以征南將軍都督荊、湘、交、廣四州,故可稱荊州。

  其三

  竹寒沙碧浣花溪①,橘刺藤梢咫尺迷②。過客徑須愁出入,居人不自解東西③。書簽藥裹封蛛網④,野店山橋送馬蹄⑤。肯藉荒庭春草色⑥,先一飲醉如泥⑦。(三章,寫故園荒蕪之狀。上四花溪,下四草堂。竹映水,故見沙碧。咫尺迷,起下二句。蛛網久封,馬蹄空送,堂中闃無人跡矣。“張綖注”舊庭雖荒,而春草方深,翻可藉以一醉。肯藉二字,作問嚴之詞。“顧注”此想草堂荒涼景象,堪與《東山》詩“伊威在室,蠨蛸在戶”並讀。)

  ①《梁益記》:溪水出湔江,居人多造彩箋,故號浣花溪。

  ②《橘頌》:“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③朱瀚曰:謝靈運詩“來人忘新術,去子惑故蹊”,即過客二句意。《逢萌傳》:萌隱琅琊勞山,詔征之,托以老耄迷路東西,不知方麵所在。

  ④《漢·外戚傳》:武發篋,中有藥裹二枚。張協詩:“蜘蛛網四壁。”

  ⑤梁簡文帝詩:“臥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

  ⑥張協詩:“荒庭寂以閑。”《世說》:“過江諸人,每至暇日,輒出新亭,藉草飲宴。”

  ⑦《後漢·周澤傳》: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注:《漢官儀》此下雲“一日不齋醉如泥。”蔡雲:稗官小說:南海有蟲無骨,名曰泥,在水中則活,失水則醉,如一塊泥然。《杜臆》:此曲說也,本言人醉後,其狀頹倒如爛泥耳。

  其四

  常苦沙崩損藥欄①,也從江檻落風湍②。新鬆恨不高千尺③,惡竹應須斬萬竿④。生理隻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⑤。三年奔走空皮骨⑥,信有人間行路難⑦。(四章,言故園雖蕪,而嚴公可依。上四敘景,下四敘情。藥欄、江檻,昔所結構者。新鬆、惡竹,昔所栽者。謀生駐顏,俱藉嚴公,庶從前奔走艱難,得以休息耳。五六自傷貧老,作望嚴之詞,嚴蓋雅好服食,故著金丹句。邵注三年奔走,謂往來梓、閬之間。)

  ①蕭詩:“沙崩聞韻鼓。”

  ②劉逴曰:設江檻以減殺風湍,則沙岸不至崩頹矣。

  ③吳均《詠鬆》詩:“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④《史記·貨殖傳》:竹竿萬個。

  ⑤生理二句,語涉陳腐。陸機詩:“生理各萬端。”蔡雲:《國史補》:“兩省相呼為閣老。”武在至德間為給事中,時公為左拾遺,正聯兩省也。

  《抱樸子》:金丹燒之愈久,變化愈妙,令人不老不死。《參同契》:“色轉更為紫,赫然成還丹。”《雲度七簽》:合丹法,火至七十日,藥成,五色飛華,紫雲亂映,名曰紫金,其蓋上紫霜,名曰神丹。古樂府歌行:“定取金丹作幾服,能令華表得千年。”

  ⑥《南史》:杜棲以父病,旬日之間,便皮骨自支。

  ⑦古樂府有《行路難》。

  其五

  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幾在還思歸①。昔去為憂亂兵入②,今來已恐鄰人非③。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④。共說總戎雲鳥陣⑤,不妨遊子芰荷衣⑥。(末章總結,敘草堂前後情事。上四憂歸計之艱難,下四喜知交之可托。貧無生事,則難歸。老藉憑幾,則欲歸。亂後人非,則歸亦淒涼。懷古息機,則歸堪避地。生事句,承前生理。幾在句,承前衰顏。鄰人句,承前比鄰。息機句,承前奔走。各有脈絡。《杜臆》:有嚴公將略,則遊子可保無恙,豫知嚴公必能安蜀矣。)

  ①《高士傳》:晉宋明不仕,杜門注黃老,孫登惠烏恙皮裹幾。謝脁《詠烏皮隱幾》詩:“蟠木生附枝,刻削豈無施。曲躬奉微用,聊承終宴疲。”

  “遠注”公《寄劉峽州》詩“憑幾烏皮綻”,公蓋素所愛者,故思之不置。

  ②亂兵,指徐知道之叛。《世說》:亂兵相剝掠。

  ③《孔叢子》:鄰人聞其凶凶也。

  ④陳子昂詩:“懷古正躊躕。”又:“未息漢陰機。”按《楞嚴經》雲:“息機歸寂然。”

  ⑤《魏誌》:詔大將軍親總六戎。希曰:唐人以節度為總戎。李觀《邠寧節度享軍記》:“仗鉞總戎。”《握奇經》:八陣,天、地、風、雲為四正,飛龍、翼虎、鳥翔、蛇蟠為四奇。梁簡文帝《七勵》:“回雲鳥之密陣。”杜田曰:太公六韜,以車騎分為鳥雲之陣,取雲散而鳥飛,變化無窮也。

  ⑥遊子,公自謂。不妨,無礙也。《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王嗣奭曰:五作,意俱條暢,辭極穩稱,都是真情真語,詩應如是。

  今按:杜律如《秋興》八首,《諸將》、《古跡》諸首,雖疊章聯絡,而語無重複,故其氣骨豐神,俊邁不群。若《寄嚴公》五首,意思頗嫌重出,蓋赴草堂隻是一事,寄嚴公隻是一人,縷縷情緒,終覺言之繁絮耳。但就其各章鋪敘,自有層次。首章言嚴公書劄,次章言荊州賞新,三章言荒庭飲醉,四章以生理衰顏訴之,五章以生事息機告之。說得迢遞淺深,條理井然,而前以剖符起,後以總戎結,文治武功,均望嚴公,又實喜溢於詞氣間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