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元年秋冬,公在閬州。二年春,亦在閬州。詩雲“春時顏色好”,應是二年春作。詩中芰荷粳稻,蓋追溯舊年事耳。《杜臆》:《漢·地理誌》:閬中有彭道將池,東西二裏,南北約五裏,即南池也,在城南十裏。《後漢書》:巴郡閬中縣南有彭池。“錢箋”《益州記》:南池在閬中縣東南八裏。
《方輿勝覽》:南池在高祖廟旁,東西四裏,南北八裏。《一統誌》:南池自漢以來,堰大鬥之水灌田,裏人賴之。唐時堰壞,遂成陸田。
崢嶸巴閬間①,所向盡山穀。安知有蒼池,萬頃浸坤軸。(首敘南池形勢。山穀而有巨浸,此南池特為曠觀也。)
①《華陽國誌》:巴子都江州,後理閬中,秦為巴郡池。《十道誌》:果、閬、合三州,同是漢巴郡之地。
呀然閬城南①,枕帶巴江腹②。菱荷入異縣,粳稻共比屋③。皇天不無意,美利戒止足④。高田失西成⑤,此物頗豐熟。清源多眾魚⑥,遠岸富喬木。獨歎楓香林⑦,春時好顏色。(此記南池景物。閬南、巴腹,誌南池所在,應上巴閬間。高田失獲,而此稻獨豐,彼絀此贏,即天意也。下有遊魚,上有林木,皆佳景之可玩者。)
①《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字林》:“呀,大空貌。”星曰:呀,張口貌。
②《水經注》:“枕帶雙流。”《三巴記》:閬白二水東南流,自漢中至始寧城下,入涪陵,曲折三回,有如巴字,曰巴江,經峻峽中,謂之巴峽。
③《字林》:“粳,稻不粘者。”《尚書大傳》:“周人可比屋而封。”
④《易》:“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傅亮表:“止足之分,臣所宜守。”
⑤《書》:“平秩西成。”
⑥《詩》,“眾維魚矣。”
⑦《楚辭注》:“楓似白楊,有脂而香,霜後葉丹可愛。”《爾雅翼》:“楓脂甚香,謂之楓香脂,一名白膠香。”
南有漢王祠①,終朝走巫祝。歌舞散靈衣②,荒哉舊風俗。高皇亦明主③,魂魄猶正直④。不應空陂上,縹緲親酒肉⑤。淫祀自古昔⑥,非惟一川瀆。幹戈浩茫茫,地僻傷極目⑦。(此記南池廟祀。黷祀不經,正神豈享,然習俗尚鬼,則己之極目感傷者,不止此一處矣。)
①“朱注”項羽立高祖為漢中王,漢中鄰閬,故池南有漢王祠,在今保寧府城南。
②《楚辭》:“靈衣兮披披。”
③陳琳檄:“蓋聞明主圖危以製變。”
④《史記》:高帝置酒沛宮,曰:“萬歲之後,吾魂魄猶思沛。”
⑤《海賦》:“神仙縹緲。”
⑥《曲禮》:“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
⑦《楚辭》:“目極千裏傷春心。”
平生江海興,遭亂身局促①。駐馬問漁舟②,躊躕慰羈束③。(末以遊池作結。中間二段摹景敘事,各發議論,乃公詩所特長。此章起結各四句,中二段各十二句。)
①謝脁詩:“江海思無窮。《漢書》:局促如轅下駒。
②漁舟,亦池中所見者。
③魏彥深《鷹賦》:“運橫羅以羈束。”
古人屋職二韻多通用。《易傳》:“噬嗑,食也。賁,無色也。兌見而異伏也。隨無故,蠱則飭也。”又《士冠禮》:“今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維祺,介爾景福。”皆係通用。此詩亦用古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