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遣憂

  “盧注”廣德元年,吐蕃入寇,邊將告急,程元振皆不以聞。十月深入,上方治兵,吐蕃已度便橋。上出幸陝州,吐蕃入京師,焚燒一空。公聞而心傷,故曰遣憂。吳曾《漫錄》:唐顧陶大中丙子歲編《唐詩類選》載此詩,世所傳杜集皆無之。

  亂離知又甚①,消息苦難真。受諫無今日,臨危憶古人②。紛紛乘白馬③,攘攘著黃巾④。隋氏留宮室,焚燒何太頻。(亂離一句,直攝通章。祿山之後,再陷吐蕃,故雲又甚。代宗出奔,未知複國,故雲難真。受諫二句,推致亂之由。白馬四句,傷世亂之極。《杜臆》:若早能受諫,則無今日之亂,至臨危而憶古入,亦已晚矣。“盧注”舊以受諫句指柳伉一疏,此在長安既陷之後。按是年四月,郭子儀數為上言,吐蕃、黨項不可忽,宜早為之備,上狃於和好而不納。至還京,勞子儀曰:“用卿不早,亦已晚矣。”代宗之勞子儀,猶明皇之思九齡也。公不忍明言,故托之古人。白馬,指侯景。黃巾,指張角。是時高暉以城降吐蕃,王獻忠脅豐王珙以迎吐蕃,呂太一乘機作亂,故雲紛紛攘攘。末二亦借隋形唐,蓋諱言也。)

  ①《詩》:“亂離瘼矣。”

  ②孫楚《牽府君碑》:“臨危運奇。”“錢箋”《劇談錄》:明皇幸蜀,妃子既死,一日登高山望秦川,謂高力士曰:“吾取張九齡言,不至於此。”

  遣使祭之,吹笛為曲,號《謫仙怨》。

  ③《史記》:漢王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侯景傳》:大同中童謠曰:“青絲白馬壽陽來。”

  ④《史·貨殖傳》:“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後漢靈帝時,钜鹿人張角,自稱天公,其部帥有三十六萬人,皆著黃巾,同日反叛。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