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注”此當是廣德元年代宗即位後作,時公在梓州。趙次公曰:述古者,引古事以諷今也。
赤驥頓長纓①,非無萬裏姿②。悲鳴淚至地③,為問馭者誰④。鳳凰從東來⑤,何意複高飛。竹花不結實⑥,念子忍朝饑⑦。古來君臣合,可以物理推⑧。賢人識定分⑨,進退固其宜⑩。(此傷賢士不遇也。“趙次公注”肅宗初立,任用李泌、張鎬、房琯諸賢,其後或罷或斥或歸隱,君臣之分不終,故言驥非善馭則頓纓,鳳無竹實則飛去,君臣遇合其難如此,賢者可不明於進退之義乎。)
①《穆天子傳》:“右驂赤驥而左白義。”長纓,馬鞅也。陸機詩:“長纓麗且鮮。”
②王褒頌:“周流八極,萬裏一息。”
③李陵書:“牧馬悲鳴。”《後漢·楊震傳》:“俯仰悲鳴,淚下沾地。”
④為問,為此而問也。《戰國策》:“驥服鹽車上太行,漉汗灑地,中阪遷延,負轅而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俯而噴、仰而鳴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⑤《楚辭》:“鳳凰高飛而不下。”《韓詩外傳》:黃帝即位,鳳凰蔽日而至,止帝東園,集帝梧桐,食帝竹實。
⑥範雲詩:“竹花何莫莫。”李敗《該聞集》雲:“舊稱竹實為鸞鳳所食,今近道竹間,時見花開如棗,結實如麥,江淮號為竹米,乃荒年之兆,其竹即死,信非鸞鳳之食。近餘幹人言彼有竹實,大如雞子,竹葉層層包裹,味甘勝蜜,食之令人心肺清泠,生深竹茂林處,乃知鸞鳳所食,必非常物也。”
⑦《詩》:“惄如調饑。”《韓詩》作朝饑。薛君章句:“朝饑最難忍。”
⑧《淮南子》:“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
⑨歐陽建詩:“窮達有定分。”
⑩《表記》:“事君難進而易退,則位有序。”
市人日中集①,於利競錐刀②。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③。農人望歲稔④,相率除蓬蒿。所務穀為本,邪贏無乃勞⑤。舜舉十六相⑥。身尊道何高。
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⑦。(此諷當時理財者。市爭利,農藝穀,此本末之辯。舜舉賢致治,知本計也。秦苛法斂民,但趨末耳。謀國者奈何不知鑒哉。上兩段亦屬引端,正意在結末。“朱注”是時第五琦、劉晏,皆以宰相領度支鹽鐵使,榷稅四出,利悉錐刀,故言為治之道,在乎敦本而抑末。“盧注”寶應間,元載代劉晏,專判財利,按籍舉八年租調之逋負者,計其大數,籍其所有,謂之白著。故曰商鞅不專指劉晏、第五琦也。)
①《韓信傳》:“驅市人而戰之。”《易》:“日中為市。”
②《左傳》:“錐刀之末,將盡爭之。”江淹書:“寧當爭尺寸之末,競錐刀之利哉。”
③《莊子》:“膏火自煎也。”阮籍詩:“膏火自煎熬。”汲汲營利,猶膏火相煎,故下雲“邪贏無乃勞。”
④謝脁詩:“解顏勸農人。”
⑤《西京賦》:“何必昏於作勞,邪贏優而足恃。”薛綜注:“昏,勉也。邪,偽也。優,饒也。”
⑥《左傳》:“天下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故也。”十六相,指八元八愷。
⑦《史記》:商鞅,衛之庶公子,相秦,封商君,天資刻薄少恩,變秦法令,密如牛毛,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後滅商鞅之家。
其二
漢光得天下,祚永固有開①。豈惟高祖聖,功自蕭曹來②。經綸中興業,何代無長才。吾慕寇鄧勳,濟時信良哉。耿賈亦宗臣,羽翼共徘徊③。休運終四百④,圖畫在雲台⑤。(此念中興諸將也。論光武中興,而推本高祖人才,恩太宗創業名臣也。其引寇、鄧、耿、賈,比肅宗恢複諸將,但昔則圖畫雲台,生享爵祿,而沒垂令名,今則功臣疑忌,忠如李、郭,尚憂讒畏譏,故借漢事以諷唐。《社臆》:高祖創業,蕭何養民以致賢,曹參有攻城略地之功。及光武中興,有寇鄧以當蕭何,而耿賈以戰功羽翼之,猶之曹參也。此見文武並用之意。
①《記》:“國之將興,有開必先。”
②《丙吉傳》:“高祖開基,蕭曹為冠。”《漢書》:蕭何、曹參,起刀筆吏,為一代宗臣。
③《史記·留侯傳》:“羽翼已成。”
④《後漢·獻帝讚》:“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⑤《東觀漢記》:顯宗追感前世功臣,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