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惠義寺送王少尹赴成都

  “鶴注”當是廣德元年春梓州作。

  苒苒穀中寺①,娟娟林表峰。闌幹上處遠,結構坐來重。騎馬行春徑,衣冠起暮鍾②。雲門青寂寂,此別惜相從。(上四登寺,寫景敘事。下四送王,即景言情。《杜臆》:苒苒,狀寺之幽蔚。娟娟,狀山之高秀。外設闌幹,中有石級,所謂結構也,前《飛仙閣》詩“棧雲闌幹峻,梯石結構牢”

  可證。上處見其遙遠,坐來見其重疊,山路之高峻可知。餞別之後,少尹騎馬而行,僧人衣冠而起暮鍾矣。山門闃寂,惜不與之偕行也。)

  ①《杜臆》:誌書:寺在北山,名長平山。楊炯《惠義寺銘》:“長平山兮建重閣,山穹窿兮下磅礴。”可知寺高路遠。

  ②申涵光曰:寺僧見貴客至,故衣冠鳴鍾。劉雲解不得何也。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