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注:當是廣德元年春作。
上客回空騎,佳人滿近船。江清歌扇底,野曠舞衣前①。玉袖淩風並②,金壺隱浪偏③。競將明媚色④,偷眼豔陽天⑤。(首章從李公說到女樂,形容一時聲妓之盛,所謂豔曲也。舫上佳人,有歌者,有舞者,有迎風並立者,有提壺引水者,此分寫佳人景態也。又見彼此凝眸,媚眼交映於春光,此合寫佳人情致也。“黃生注”首句上客,不應於本章,而應於下章結處,乃通二首為章法。淩風承野曠,引浪承江清。競將二字,見女樂滿船。)
①謝靈運詩:“野曠沙岸靜。”
②梁簡文帝詩:“風吹玉袖香。”何遜詩:“驚弦雪袖遲。”玉、雪皆言袖色之白耳。若以玉飾袖,豈能淩風乎?③鮑照詩:“金壺啟夕淪。”隱浪偏,舊注謂浪映金壺之半偏,於上下文不合。黃生從趙本作引浪為是。
④隋煬帝《江南曲》:“宿霧洗開明媚眼。”
⑤鮑照詩:“當避豔陽年。”“邵注”佳人偷眼春光,以爭妍媚也。
王嗣奭曰:玉袖金壺,疑其有誤,蓋詩詠佳人,不應參入金壺,上有舞衣,不應複用玉袖。今定玉袖為玉燕,金壺為金鳧。燕淩風者,學其舞也,鳧隱浪者,避其歌也,亦戲詞也。梁簡文帝詩:“玉燕貼青驪。”《拾遺記》載師曠時有白燕來巢。明皇有金鳧燈。何遜詩:“銀海終無浪,金堯會不飛。”
皆可證。
《複齋漫錄》:古今詩人詠婦人者,多以歌舞為稱。梁元帝《妓應令》詩:“歌清隨澗響,舞影向池生。”劉孝綽《看妓》詩:“燕姬奏妙舞,鄭女愛清歌。”北齊蕭放《冬夜對妓》詩:“歌還團扇後,舞出妓行前。”弘執恭《觀妓》詩:“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塵。”陳陰鏗《侯司空宅詠妓》詩,“鶯啼歌扇後,花落舞衫前。”陳劉刪亦雲:“山邊歌落日,池上舞前溪。”庾信《趙王看妓》詩:“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江總《看妓》詩:“並歌時轉黛,息舞暫分香。”隋盧思道《夜聞鄰妓》詩:“怨歌聲易斷,妙舞態難雙。”陳元操《春園聽妓》詩:“紅樹搖歌扇,綠珠飄舞衣。”
釋法宣《觀妓》詩:“舞袖風前舉,歌聲扇後驕。”王勣《味妓》詩:“早時歌扇薄,今日舞衫長。”劉希夷《春日閨人》詩:“池月憐歌扇,山雲愛舞衣。”以歌對舞者七,以歌扇對舞衣者亦七,雖相緣以起,然詳味之,自有工拙也。杜取以為豔曲雲:“江清歌扇底,野曠舞衣前。”又陳子良詩:“明月臨歌扇,行雲接舞衣。”李義府詩:“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
儲光羲詩:“竹吹留歌扇,蓮香入舞衣。”
洪容齋曰:唐人好以歌扇對舞衣。
其二
白日移歌袖①,青霄近笛床②。翠眉縈度曲③,雲鬢儼成行④。立馬千山暮,回舟一水香。使君自有婦⑤,莫學野鴛鴦⑥。(次章從女樂說到李公。
白日承豔陽來,前後自相聯絡。移白日,酣歌終日也。近青霄,聲徹雲霄也。
索回度曲,前歌將盡也。儼立成行,後歌將繼也。立馬,即空騎之候迎者。
回舟,即女樂之滿舫者。未聯雖涉戲詞,而卻含規諷。黃生曰:李梓州耽於女樂,公故撰為豔曲,雖曰戲之,而實所以規之。曲終雅奏,其詞麗以則,本詩人作賦之義。此豈《玉台》、《香奩》諸體淫而近褻者所可同日語哉。)
①曹植《七啟》:“為歡未渫,白日西傾。”
②《蜀都賦》:“幹青霄而秀出。”齊《南郊樂歌》:“紫芬靄青霄。”
“顧宸注”此言響遏行雲,覺青霄若與笛床相近。《釋名》:“床,裝也,凡所以裝載者皆謂之床,如糟床、食床、鼓床、筆床,皆此義。”《樹萱錄》雲:南朝呼筆管為床。笛床當即其類。
③宋玉《好色賦》:“眉如翠羽。”《漢·元帝紀》:“帝自度曲。”
瓚雲:“歌終更授其次,謂之度曲。”古詩:“度曲翠眉低。”《西京賦》:”
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張衡《舞賦》:“度終複合,次授二八。”
④沈約詩:“麗色倘未歇,聊承雲鬢垂。”薛道衡詩:“佳麗成行。”
⑤《羅敷行》:“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⑥古樂府歌:“湖中百種鳥,半雌半是雄。鴛鴦逐野鶴,恐畏不成雙。”
“盧注”鴛鴦本有定耦,若野鴛,則亂群矣。
唐人《五日觀妓》詩:“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誰道五絲能續命,卻令今日死君家。”此縱情徇欲,少年無賴之談,豈可列於風雅中乎?杜公《陪李梓州泛江》詠諸舫女樂雲:“翠眉縈度曲,雲鬢儼成行。。”
結語則雲:“使君自有婦,莫學野鴛鴦。”姚通泉《攜酒泛江》詠彩舟美人雲:“笛聲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結語則雲:“人生歡會豈有極,無使霜露沾人衣。”觀此二詩,能發乎情,止乎禮義,樂而有節,可以見公之所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