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柳邊

  隻道梅花發,那知柳亦新。枝枝總到地,葉葉自開春①。紫燕時翻翼,黃鸝不露身②。漢南應老盡③,霸上遠愁人④。(“顧注”此詩詠柳,有時光迅速之感。首二,初春之柳。枝嫩葉青,正見其新。五六,暮春之柳。漢南、灞上,借柳寄慨。枝動,故翻燕。葉密,故藏鸝。漢南之柳,應且老盡,自況淹留。灞上之柳,遠亦愁人,遙憶長安也。“顧注”兩句用柳事,調穩而味長。)

  ①古詩:“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②苕溪漁隱句雲:“話盡春愁雙紫燕,喚回午夢一黃鸝。”用燕鸝而語更逸。

  ③《枯樹賦》:“昔年移柳、依依漢南。”

  ④《三輔黃圖》:“霸橋在長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手折柳贈別,名曰銷魂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