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

  “鶴注”此當上元二年冬在蜀州作。《元和郡縣誌》:江,一名皂江,經蜀州唐興縣東三裏。任慥《渠堰誌》:九口堰,其源出於皂江,至郫之柵頭,別流為溫江口。曰九口者,實兩江之匯也。晏公《類要》;江,一名皂裏水,今在新津。,音躬。

  伐竹為橋結構同①,褰裳不涉往來通②。天寒白鶴歸華表③,日落青龍見水中④。顧我老非題柱客⑤,知君才是濟川功⑥。合歡卻笑千年事⑦,驅石何時到海東⑧。(上四觀竹橋,下四簡李公。結構同,等於木橋。往來通,駕竹而渡。鶴歸華表,柱可棲鶴。龍見水中,橋影若龍也。題柱客,公自謙。濟川功,頌司馬。趙次公曰:合歡,橋落成而聚客歡飲。笑者,笑前人之勞而無成。)

  ①雷次宗《豫章記》:“伐竹為筏。”《魯靈光殿賦》:“觀其結構。”

  ②《詩》:“褰裳涉洧。”“褰裳涉溱。”任昉詩:“江湖忽往來。”

  ③劉叔敬《異苑》:晉太康二年冬,大雪,南州人見二白鶴語於橋下曰:“今茲寒不減堯崩年也。”於是飛去。白鶴事當主《異苑》,奮引丁令威化鶴歸集城門華表柱者,誤。此華表,指橋柱。李義山詩“灞水橋邊倚華表,”亦可證。又梁昭明太子啟:“虹入漢而藏形,鶴臨橋而送語。”

  ④《朝野僉載》:趙州石橋甚工,望之如初月出雲,長虹飲澗。天後時,默啜欲南過橋,馬跪地不進,但見青龍臥橋上,奮迅而怒,賊乃遁去。今按:青龍,用費長房竹杖事,切竹橋也。《楚辭》:“麾蚊龍以津梁。知橋可稱龍。”

  ⑤顧,念也。《華陽國誌》:蜀城北八十裏,有升仙橋、送客觀。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其柱曰:“大丈夫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

  ⑥《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⑦《樂記》:“酒食者,所以合歡也。”《淮南·詮言》:“今有美酒合歡以相饗,卑禮婉辭以接之。”

  ⑧《齊地記》:秦始皇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有神人能驅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輒鞭之,石皆流血。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