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注”公以關輔饑,乃赴成州,遂以乾元二年十月去秦州。當是其時作。
百川日東流①,客去亦不息。我生苦飄蕩②,何時有終極③。(從去秦敘起,借川流以興客遊。)
①《家語》:“東流之水,不息流行。”謝朓詩:“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②古詩:“飄蕩水無根。”
③曹植詩:“相思無終極。”
讚公釋門老,放逐來上國①。還為世塵嬰②,頗帶憔悴色③。楊枝晨在手④,豆子雨已熟⑤。是身如浮雲⑥,安可限南北⑦。(此慨讚公竄跡到秦。來上國,來自京國也。楊枝豆子,言時日易度,浮雲南北,言隨寓而安。)
①《左傳》:“薦食上國。”
②陸機詩:“世網嬰我身。”又詩:“予亦嬰塵網。”
③《楚辭》:“顏色憔悴。”
④《涅槃經》:諸大比丘等,於晨朝日初出,離常住處,嚼楊枝,遇佛光明,疾速漱口澡手。《華嚴・淨行品》:手執楊枝,當願眾生皆得妙法,究竟清淨。楊德周曰:《釋典》:手把青楊枝,遍灑甘露水。
⑤《華嚴疏鈔》:譬如春月,下諸豆子,得暖氣色,尋便出土。
⑥《維摩經》: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⑦《魏誌》:文帝曰:“固天之所以限南北也。”
異縣逢舊友①,初欣寫胸臆②。天長關塞寒③,歲慕饑凍逼④。野風吹征衣⑤,欲別向曛黑⑥。馬嘶思故櫪⑦,歸鳥盡斂翼⑧。(此敘一時別離之情。天長二句,去秦之故。野風二句,初冬時景。馬嘶二句,撫物而傷心也。)
①古詩:“他鄉各異縣。”
②劉孝綽詩:“懷情滿胸臆。”
③天長,謂冬至以後,天日漸長也。
④《神仙傳》:壺公施與市中貧乏饑冰者。
⑤江淹詩:“寥戾野風急。”
⑥任昉詩,“平明至曛黑。”
⑦庾信詩:“馬嘶山穀響。”曹操詩:“老驥伏櫪。”
⑧劉琨詩:“歸鳥為我旋。”桓元《鳳賦》:“集昆峰而斂翼。”
古來聚散地①,宿昔長荊棘②。相看俱衰年,出處各努力③。(末乃臨別交勉之詞。聚散之場,忽成荊棘,見蹤跡無常。各努力,讚善於處,公難於出也。此章起結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
①謝靈運詩:“聚散成分離。”
②徐幹詩:“宿昔當別離。”《韓非子》:“堂下生藿藜,門外長荊棘。”
③《易》:“或出或處。”李陵詩:“努力崇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