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驄馬行

  原注,“太常梁卿敕賜馬也。李鄧公愛而有之,命甫製詩。”黃鶴編在天寶十四載。

  鄧公馬癖人共知①,初得花驄大宛種②。夙昔傳聞思一見③,牽來左右神皆竦,雄姿逸態何崷崒④。顧影驕嘶自矜寵⑤,隅目青熒夾鏡懸⑥,肉鬃碨礧連錢動⑦。(此言質相之不凡,就初見時寫驄馬。盧注:顧影驕嘶,其逸態也。夾鏡連錢,其雄姿也。)

  ①《晉書》:王濟解相馬,又甚愛之,杜預常稱濟有馬癖。

  ②唐太宗常所乘馬,有名玉花驄者,《明皇雜錄》:上所乘馬,有玉花驄、照夜白。《漢・西域傳》:大宛國多善馬,嶠山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牝馬置其下,與集生駒,號夭馬子。

  ③古詩:“夙昔夢見之。”《南史・蕭摩訶傳》曰,“千聞不如一見。”

  ④顏延年賦:“弭雄姿以奉引。”梁景王《七要》,“逸態之赤免,駿足之驪龍。”崷崒,聳然出群也。《西都賦》:“岩峻崷崒。”

  ⑤束皙賦:“退顧影以自憐。”《相馬經》:“有盼影而視者。”陳何處士詩:

  “別處馬新驕。”吳均詩:“天曙馬爭嘶。”

  ⑥《西京賦》:“猛毅髤髵,隅目高匡。”注:“隅目,目有角也。”《西都賦》:“琳瑉青熒。”青熒,言色青而有光熒也。顏延年賦:“雙瞳夾鏡。”

  ⑦《舊唐書》:開元二十九年三月,滑州刺史李邕獻馬,肉鬃麟臆。杜田《補遺》:東坡雲:予在岐下,見秦州進一馬,鬃如牛項下垂胡,側立傾倒,毛生肉端。蕃人雲:此肉鬃馬也,乃知《驄馬行》“肉鬃麟臆”,當作鬃。夢弼曰:碨礧,謂肉鬃突起。連錢,謂馬文點綴。《海賦》:“碨磊山壟。”何遜詩:“碨礧衝波白。”《爾雅注》:“馬色有深淺,斑駁如魚鱗,今連錢驄也。”《北史・陽休之傳》:“有觸藩之羝羊,乘連錢之驄馬。”梁武帝詩:“金絡飾連錢。”

  朝來少試華軒下①,未覺千金滿高價②,赤汗微生白雪毛③,銀鞍卻覆香羅帕④。卿家舊賜公取之⑤,天廄真龍此其亞⑥。晝洗須騰涇渭深,夕趨可刷幽並夜⑦。(此言才力之特殊,就初試時寫驄馬。流朱汗而被銀鞍,此見其高價。晝涇渭而夜幽並,此見其真龍。)

  ①陶潛詩:“華軒盈道路。”軒,軒車也。

  ②《韓子》:馬似鹿者直千金。《西域傳》:武帝遣使持於金請大宛善馬,未滿價,言不止千金。《國語》:“一旦而馬價十倍。”

  ③《東觀漢記》:武帝歌:“天馬沾赤汗。今親見其然。”《相鶴經》:“茸毛生色雪白。”

  ④周弘正詩:“銀鞍耀紫韁。”玉容歌:“香羅鳴佩。”

  ⑤卿家,指梁氏。無廄,言禦賜。

  ⑥《周禮》:凡馬八尺以上為龍。《莊子》:葉公非好真龍也。

  ⑦《赭白馬賦》:“旦刷幽燕,晝秣荊越。”張說《隴右監牧頌》:“朝刷閬風,夕洗天泉。”

  吾聞良驥老始成①,此馬數年人更驚②。豈有四蹄疾於烏③,不與八駿俱先鳴④。時俗造次那得致⑤,雲霧晦冥方降精⑥。近聞下詔喧都邑⑦,肯使騏驎地上行⑧。(末言奇材當得大用,乃借馬以頌李。老更驚,大器晚成。八駿鳴,可充君馭。雲霧降,其生不偶。詔都邑,見知於朝也。此章三段,各八句轉韻。)

  ①應瑒《憫驥賦》:“憫良驥之不遇兮。”曹孟德詩:“老驥伏櫪。”

  ②《晉書》:慕容皝有駿馬,四十九歲而俊逸不虧,皝曰:“此馬見異先朝。”

  ③《金石錄》:唐太宗有白蹄馬,純黑,四蹄俱白。

  ④《穆天子傳》:八駿,曰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騄耳。何承天詩,“賈勇尚先鳴。”

  ⑤曹植詩:“時俗多所拘。”造次,見《論語》。

  ⑥《楚辭》:“雲霧會兮日冥晦。”班彪《王命論》:“震電晦瞑,有龍蛇之怪。”杜修可曰:《瑞應圖》:龍馬者河水之精。《春秋考異郵》:地生用精為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生。

  ⑦《前漢・田叔傳》:漢下詔。潘嶽詩:“總總都邑人。”

  ⑧“朱注”《戰國策》:世無騏驎騄駬,王之駟已備矣。鮑彪注:字書不載騏驎。《玉篇》雲:“騏鑉,馬黑脊。”亦不言良馬。《爾雅翼》:“麒麟善走,故良馬亦名為騏驎。”《易》:“牝馬地類,行地無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