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六節 贈李白

  “朱注”年譜:天寶三載,公在東都。太白以力士之潛,亦放還遊東都。此贈詩當在其時,故有“脫身”“金閨”之句。

  二年客東都①,所曆厭機巧②。野人對腥膻③,蔬食常不飽④。豈無青精飯⑤,使我顏色好⑥。苦乏大藥資⑦,山林跡如掃⑧。(上段自敘,厭都市而羨山林也。機巧,則習俗難居。腥膻,則臭味弗投。青精不如大藥,歎避世弓陣之無術矣。)

  ①《唐書》:東都,隋置,武德四年廢。貞觀二年號洛陽宮,顯慶二年詔改東都。

  ②《莊子》:“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

  ③潘嶽《秋興賦序》:“仆,野人也。”野人,公自謂。《抱樸子》:“為道者必入山林,欲遠腥膻而即清淨也。”《周禮注》:犬腥羊膻。“張綖注”“草食曰膻,牛羊之屬。水族曰腥,魚鱉之屬。”

  ④《魏誌》:毛玠布衣蔬食。

  ⑤《三洞珠囊》:王褒,字子登,漢王陵七世孫,服青精飯,趨步峻峰如飛鳥。陶隱居《登真隱決》。“太極真人青精幹石飯法,用南燭草木葉,雜莖皮煮,取汁浸米蒸之,令飯作青色,高格曝幹,當三蒸曝,每蒸輒以葉汁搜糾浥浥,日可服二升,勿服血食,填胃補髓,消滅三蟲。”音信,亦作。

  ⑥《參同契》:“薰蒸人五內,顏色悅澤好。”

  ⑦《梁書》:陶弘景既得神符秘訣,而苦無藥物,帝賜黃金、硃砂、雄黃等物。《丹書》:抱陽山人《大藥證》曰:夫大藥者,須煉砂中汞,能取鉛裏金。黃芽為根蒂,水火煉功深。

  ⑧《抱樸子》:作神藥必入名山。郭璞詩;“隱士托山林。”《高士傳》:“先幾掃跡。”王僧孺詩:“沙岸淨如掃。”

  李侯金閨彥①,脫身事幽討②。亦有梁宋遊③,方期拾瑤草④。(下段贈李,欲迭偕隱初誌也。梁、宋之遊,近於東都,大藥無資,故思瑤草耳。盧注:天寶三載,詔李白供奉翰林,旋被高力士潛,帝賜金放還。白托鸚鵡以賦曰“落羽辭金殿”,是脫身也。是年,白從高天師授籙,是事幽討也。同時事華蓋君,隱王屋山良岑,梁、宋之遊,必訪此君。杜集有《昔遊》詩可證。此章上八句,下四句。)

  ①謝朓詩:“既通金閨籍。”《別賦》:“金閨之諸彥。”注:“金閨,金馬門也。”“錢箋”東方朔、公孫弘待詔金馬門。白供奉翰林,故雲。

  ②《史記・高帝紀》:“脫身獨去。”幽討,謂尋討幽隱。

  ③“錢箋”《唐書・李白傳》:白與高適同過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既懷古。杜公在梁宋,亦與白同遊,有《遣懷》、《昔遊》二詩可證。顏延之詩:“塗出梁宋郊。”“趙注”梁謂汴州,宋謂宋州。《杜臆》:東都在今河南府,梁宋在今開封府。

  ④《山海經》:姑瑤之山,帝女死焉,化為瑤草,仙家用以合丹藥服餌。江淹《登廬山》詩:“瑤草正翕赩”。李善注雲:“玉芝也。”

  顧宸曰:公與白相從賦詩,始於天寶三四載間,前此未間相善也。白生於武後聖曆二年,公生於睿宗先天元年,白長公十三歲。公於開元十九年遊剡溪,而白與吳筠同隱剡溪,則在天寶三年,相去十三載,斷未相值也。後公下第遊齊、趙,在開元二十三年。考白譜,時又不在齊、趙。及白因賀知章薦,召入金鑾,則在天寶三載正月,時公在東都葬範陽太君,未嚐晤白於長安也。是載八月,白被放,客遊梁、宋,始見公於東都,遂相從如兄弟耳。觀公後《寄白二十韻》有雲:“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是知乞歸後始遇也。黃蔡諸注俱謬。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