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盈袖2006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子女教育 - 开篇

(2009-02-20 07:45:19) 下一个

几个月前,听了一个讲座,是加拿大NATIONAL BESTSELLERHOLD ON TO YOUR KIDSWHY PARENTS NEED TO MATTER MORE THAN PEERS的作者之一GABOR MATÉ现场演讲的。他的观点非常吸引人,让我很受启发,当即买了一本他签名的书,既然接受了他的理论,就想回去细读他相应的方法。 

没想到这个竟然开启了我对子女教育的兴趣。我一直很努力地做好母亲,但有时也逃避,特别是又忙又累的时候,不愿意和女儿冲突。很多的努力其实也没有好的效果,一个人带孩子,一方面要示爱,给她安全感,保持良好关系,一方面又要做规矩,真的很不容易。
 

我和我的囡囡头平时心意相通,配合默契,真可谓珠联璧合,但一到了督促她学习,做家务和搞好个人卫生,我们就必定起冲突。她是一个懂道理的孩子,却不停地要试探挑战我,跨越界限,步步为营,以达到随心所欲和放纵自己。我的逃避交战令得我一退再退,失去很多威信和权威,时常迷惑,苦恼,不知该怎样做才好。 

最近有时间读一些书,感慨国外教育的明智,重在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首先是做人的能力,好的心态,其次才是学业。我不得不佩服,而且感慨,为什么国人就不能做到这些? 

那天到朋友家去玩,偶遇一对搞教育的夫妇,尤其是丈夫,是个有名的教育家。正好那几天我碰到一个棘手的事情,很担心女儿,但是她拒绝和我谈,我也不好勉强。正在挣扎当中,一听到是教育家,马上不耻下问,没想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整个谈话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理念,方法,而且也激发了我的思想,一时间感受多多。和这个朋友的谈话真的让我很开心,不仅让我看到教育女儿的希望,也让我很自豪地想:原来我们中国人也懂教育,比老外还要棒。 

我可以想象到这些方法的效用,决心从现在开始就实践,还可以根据对囡囡头的了解做些发挥。一个星期下来,我看到些许变化,主要是她和我关系上的,亲密程度,她对我的态度和说话口气,还有她对我的要求的反应。

我现在有了方向,方法,开始觉得教育孩子也很有乐趣。所以决定开一个新的栏目,把我的心得记在这里,和网友们讨论,也会贴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 

我把子女教育和与神亲近放在一起,是因为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与天父的关系和我们与孩子的关系非常相似。越爱我的女儿,就越了解天父的心情和良苦用心,理解了很多过去不能接受的东西。 

感谢赞美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尔尔的评论: PEER GROUP IS THE BIGGEST CHALLENGE NOW. TKS ERER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graceusa的评论:
ok:)
尔尔 回复 悄悄话 PARENTS NEED TO MATTER MORE THAN PEERS--sometimes only a dream. 我非常赞同你提到的"首先是做人的能力,好的心态,其次才是学业。" 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 真的没错. 就冲你这么反思, 你就是个好妈妈.
graceusa 回复 悄悄话 期待!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玄米的评论: 我和你有同感。其实很多传统的方法不灵了是因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变了,他们的性情也和以前的孩子不同了
看了你舍不得孩子的文章,很感动。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小米和小麦的评论: 我也意识到我们很多传统或者自然的做法其实都是“犯规”的,所以效果不会好。也祝你周末愉快!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longhair的评论: 对呀,我会慢慢贴一些文章上来,欢迎你和我一起讨论。
玄米 回复 悄悄话 教育孩子真是个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做父母的有智慧和胸怀,还要严于律己才行,要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首先每天督促本身就很难做到,想起来再做指导就已经晚了。我不是个好家长,只知道娇惯和心血来潮。等自己认清自己的面目时孩子已经长大了。
虽然我没有生活在西方,但我觉得人家的宗教起了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而我们中国人,肯定也是有积累的,只是那些教育方式没有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等待你的新内容。
小米和小麦 回复 悄悄话 多贴点教育的吧。我也觉得我的教育方式不是很好,要改也是很难。估计你的女儿和我的儿子的年龄相仿。

我常说,要是只有一个孩子,还是生女儿好。如果是单亲妈妈,也是有个女儿好。

周末愉快!
longhair 回复 悄悄话 沙发.

既然是开篇, 那就有下文了..期待. 很想从你这里取取经.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