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酷原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有時候,一杯牛奶的命運,並不取決於它的新鮮程度、營養價值或售價,而在於它能否煽動足夠的仇恨與情緒。尤其是在意識形態至上的年代,牛奶不再是飲品,而是一種政治工具,是階級鬥爭的象征,是“敵人多麽壞,我們多麽苦”的完美注腳。從“資本家將牛奶倒進海裏也不給窮人喝”,到“宋美齡每日用牛奶洗澡”,中國宣傳史上兩大著名“牛奶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在許多今日享受“歲月靜好”的國人眼中,蘇聯似乎隻是一段早已過去的曆史符號,是中學曆史課本上的背信棄義的“老大哥”,或是軍事節目中“逆火”“T-80”“蘇-27”這些機械怪獸的代號。然而,真正經曆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交惡時期的人,卻至今難以忘懷那種深藏心底的“蘇聯恐懼”——那是一種可以量化、可以標注、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全國各地都在苦苦尋找經濟突破口的時候,北京卻早已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特色產業”——不是金融,不是文化創意,也不是科技創新,而是一個更有中國特色、更有現實穿透力的詞:高官出產基地。坊間流傳這樣一段順口溜:“科級幹部不算數,處級幹部剛起步;司級幹部剛醒悟,部級幹部顯威武。”乍一看像打油詩,細一想卻道盡北京這座城市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潮州,是南國的一闕舊夢,是嶺海間一首古調。那裏的街巷裏飄散著潮劇的咿呀唱腔,也氤氳著沙茶牛肉鍋、蠔烙的香氣。然而在這一眾風味中,若有一道菜能以一襲“冰霜之軀”驚豔味蕾,又能在熱氣蒸騰的粵地飲食圖譜中自成一格,那便非“潮州凍蟹”莫屬。這道菜,沒有刀光火影的煎炸翻炒,也沒有濃油赤醬的鋪張豔麗,它隻憑一隻螃蟹、一縷蒸汽、一陣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5-05-16 00:55:23)

當你在外地問起一個人“你是哪裏人呀?”對方若是江蘇戶口,大概率不會回答你“我是江蘇人”,而是略顯驕傲地說:“我是南京人”“蘇州人”“揚州人”甚至“徐州人”,仿佛“江蘇”這個大帽子戴上去,反倒顯得模糊不清,索然無味。江蘇的地理構成,猶如一個被硬性拉攏到一起的聯盟——蘇南、蘇中、蘇北三足鼎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閻錫山問幕僚趙承綬:“什麽叫政治?”趙引經據典,滔滔不絕。閻笑:“沒那麽複雜!所謂政治,就是讓對手下來,咱們上去!”閻又問趙:“什麽叫宣傳?”趙又洋洋灑灑,說古論今。閻更加不屑:“沒那麽複雜!所謂宣傳,就是讓大家都認為咱們好,別人不好!”在當代世界,若說有誰真正把“政治簡單化”演繹到了極致、甚至商業化、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在AI風潮中,Apple推出了自家的“AppleIntelligence”(以下簡稱“蘋果智能”)。這項服務繼承了蘋果一貫的“以人為本”的哲學,又把AI和個人設備深度融合,從寫作輔助、信息摘要、郵件潤色,到圖像生成、日程整理,可謂是“智商越低,生活越順”的神器。然而,當各國用戶沉浸在Siri煥然一新的語音甜言蜜語中時,中國大陸用戶,卻發現自己的手機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在中美貿易戰的博弈中,每一次談判、每一份協議,都是全球輿論的焦點。而“日內瓦協議”作為這一係列較量中的一環,在實質上標誌著美國對華貿易戰略的一次初步勝利。這份協議不僅改變了雙方的關稅結構,也暴露出兩國博弈中的微妙權衡與深層次意圖。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以來,美國的對華貿易策略逐漸從“公平貿易”的口號,轉向利用關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國問題專家餘茂春近日訪台時一針見血地說,台灣民主機製的存在,對中國而言已是一種挑釁。他認為,所謂的台灣問題並不是台灣是否中國一部份的問題,而是專製與自由、獨裁與民主的對抗問題。在當前緊張的台海關係中,許多觀察者習慣性地把問題歸結為“台獨挑釁”與“大陸統一意誌”的對抗。然而,餘茂春的一番話,卻如手術刀般剖開了這個問題的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近日,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再次爆發武裝衝突,雙方均有人員傷亡。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一些民族主義者迅速將此事件,解讀為中國軍事裝備的“實戰勝利”。他們聲稱,巴基斯坦使用中國提供的戰機和雷達係統,擊落了多架印度戰機,包括法國製造的“陣風”戰鬥機。更有甚者,散布謠言,稱中國出動運-20運輸機向巴基斯坦運送物資支援。這些未經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