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等關稅”(ReciprocalTariffs)是川普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核心主張之一,意指美國對進口商品征收的關稅,應與該商品出口國對美國商品征收的關稅相同。川普認為,美國長期以來在全球貿易體係中“吃虧”,因為美國的進口關稅,低於其他國家對美國商品征收的關稅。因此,他提出“對等關稅”政策,意圖以此作為談判籌碼,迫使其他國家降低關稅,重新[
閱讀全文]

在滾滾紅塵與市井煙火之間,嶺南的燒鵝,是一道貫穿千年的舌尖傳奇。從南宋末年的宮廷秘方,到今日粵菜餐桌上的璀璨明星,這道被炙火淬煉出的美味,以它金黃酥脆的皮、鮮嫩多汁的肉、獨特醇厚的香氣,俘獲了無數饕客的味蕾。每當一盤熱氣騰騰的燒鵝端上桌,那油亮的外皮泛著誘人的光澤,酥脆與嫩滑交織的口感讓人欲罷不能,搭配一抹酸梅醬,甘甜微酸之間更添[
閱讀全文]

人類曆史的長河中,意識形態曾是驅動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從19世紀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到20世紀冷戰時期美蘇的意識形態對立,世界始終處於各種主義的較量之中。共產主義許諾消滅階級、實現平等,自由主義承諾民主、自由與法治。然而,21世紀的今天,我們卻發現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世界再無主義,隻有現實。沒有精神,隻有物質。共產主義曾在蘇聯、東歐、[
閱讀全文]

美國軍事專家梅惠琳(OrianaSkylarMastro)近日表示,台灣的國防支出,應該至少達到GDP的3.4%,即與美國持平。台灣2024年的GDP約8144.4億美元,軍費開支接近GDP的3%,總額近200億美元。如果要提升至3.4%,意味著台灣的軍費要增加到約260億美元,這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從軍事角度來看,這仍然不足以應對解放軍的龐大軍力。那麽,是否應該將軍費提高到GDP的10%,即800億美元以上?[
閱讀全文]

中國人對韓國的不滿情緒由來已久,既有文化衝突,也有曆史爭議,但更重要的是,在近年來的政治事件中,韓國的立場與行為加劇了中國社會對其的不信任和反感。2005年,韓國申遺成功“江陵端午祭”,隨後部分韓國媒體宣稱“端午節起源於韓國”,引發中國輿論震怒。中國人認為端午節與屈原文化息息相關,韓國將其據為己有,實在是“蹭文化”的行為[
閱讀全文]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的社交圈,能反映他的眼界、思想、價值觀,以及社會地位。一般而言,你身邊5個朋友的平均水平,就是你的水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從來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基於共同點形成的。社交圈不僅僅是朋友圈,更是一種隱形的“水平篩選機製”。人際關係的維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價值觀的契合程度。一個熱衷於學習、思考[
閱讀全文]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人們交朋友純粹是因為“投緣”或“興趣相同”。實際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是一種“價值交換”,這種價值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涉及以下5個關鍵因素:1.你能帶給人家實用價值,能提供幫助、解決問題;2.你能讓人開拓眼界,帶來新知或新體驗;3.你能傾聽別人的想法並發表有價值的見解,善於交流和共鳴;4.你能[
閱讀全文]

要了解香港現狀,請參看英國政府最新發布的《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香港半年期報告》。以下為該報告的中文概述:《2024年下半年香港半年期報告》(概述)引言2024年下半年,香港繼續處於複雜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之中。英國政府發布的《香港半年期報告》全麵評估了香港特區的現狀,涵蓋《中英聯合聲明》的執行情況、香港法治狀況、人權發展、新聞自由、司法獨立,以[
閱讀全文]

東北人,到底是“活雷鋒”,還是“活雷公”?這個問題,放在全國人民麵前,就像是給大家出了一道“腦筋急轉彎”:東北人到底是熱情好客、仗義執言,還是“社會氣重”、蠻橫無理?東北到底是滿地“活雷鋒”,還是遍地“活雷公”?東北,這片黑土地,盛產煤炭、鋼鐵、人參、榛蘑、酸菜,但最廣為人知的“特產”,恐怕還是[
閱讀全文]

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長和)宣布出售其海外港口業務,這場交易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與爭議,尤其是在中國和香港,不少人對此感到憤怒與無奈。問題在於,中國政府無法通過法律手段阻止這筆交易,而香港政府同樣缺乏足夠的法規去幹預。原因很簡單——長和的公司注冊地在開曼群島,交易本身也完全繞開了中港資產,理論上屬於純商業行為,但實際[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