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4-04-26 19:30:42)
考取中美二國駕照經曆紀實2002年夏天59歲半的我在青島公安局車管所報名參加汽車駕駛員考試。當時中國規定報考駕駛員的年齡上限為六十歲,再過半年我將喪失資格。按照規定我向駕校繳納了5000多元人民幣並經曆了二十餘次上路訓練,曆時六個月終於迎來了上路考試的那一天。學駕駛的學員們的年齡幾乎都在四十歲以下,隻有我是一個五十九歲半的老頭。大家列隊接受一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運動式討伐老夫少妻該刹車了 近期網上討伐楊振寧和範曾的暴風驟雨不謂不猛。有些網紅呼風喚雨,震震有詞,好似楊範二人犯下了什麽十惡不赦的大罪。一霎時,眾多老夫少妻的名人似乎都麵臨道德的審判。有人列了中國十大老夫少妻名單,似乎即將進入道德譴責的將來進行時。 劉詩昆夫妻差37歲 張藝謀夫妻差31歲 張紀中夫妻差31歲 韓美林夫妻差28歲 李宗盛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饑荒中的青島餓殍村——湍灣
現代的青島人隻知道位於即墨區(原即墨縣)的湍灣村以盛產紫皮大蒜而聞名,幾乎無人記得六十年前的大饑荒中這裏曾是聞名全國的餓殍村。
1960年深秋,青島二十九中學組織學生集體到湍灣村參加下鄉學農活動,17歲的我是其中的一員。三個班的學生100多人從大港火車站坐上集裝箱式的封閉列車(時稱馬籠車)不到兩個小時就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4-04-25 14:05:46)
天淨沙四首 一 古樹異草奇花 獨院別墅人家 漁舟晚唱酒吧 我醉了嗎? 地球人在天涯 二 鏡湖流金晚霞 群鷺棲樹為家 墨綠籠罩四野 思故鄉嗎? 攜妻處處是家 三 人生如夢易老 驅車美洲海角 老有自由最好 清酒一匏 美國夢在拂曉 四 宇宙永恒自在 人生須臾莫哀 活著就是OK、、 看透世界 抱月走它一回 2017年3月30日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25 05:26:34)
憶好友華貽芳先生光陰似箭,好友華貽芳生生逝世已經快十九年了。2005年我在青島收到一份北京寄來的快遞。打開一看竟是一張訃告:驚悉好友華貽芳先生九月八日去世。明日在北京八寶山的遺體告別會。可惜我來不及參加了便委托女兒代我前往。參加追悼會的有華兄生前友好數百人。其中知名人士有胡耀邦的兒子胡德平等。世界失去了一位正直不阿的知識分子;我失去了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在美國網上發現一張35年前我和老友們的紀念照 最近在美國網遊竟無意中在網上發現了一張35年前的老照片。是我和三個老朋友的四人合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彌足珍貴,值得截圖收藏。 照片上的四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傳奇故事。 這是一九八九年春天六四事件發生前幾個月在山東濟南召開山東省民辦科技實業家協會成立大會期間的拍攝的一張照片。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蛤蜊和茅草根——青島大饑荒的救命食品 一九六〇年時期的青島人都不會忘記那個被稱為“三年自然災害”和“低標準”的苦難歲月。其實那根本不是什麽自然災害,而是由全國實行大躍進、人民公社、總路線,大刮共產風、實行大折騰而造成的國家社會災害。據權威部門統計,全國因饑餓而死亡的人數達三千萬,山東省饑餓致死的人數也超過百萬之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4-23 07:31:38)
當年偷渡客——記我的美國朋友張君
年屆八十歲的張先生1945年生於廣東梅縣,來美國已近50年。我們二人在華人社團相識,聊天記錄如下:
膠澳子:張先生!你當年是怎麽來美國的?
張先生:我父親是國民黨團長,黃埔軍校學員。1970年25歲的我從蛇口偷渡到香港。
膠澳子:能講一下偷渡過程嗎?
張先生:從蛇口遊水到香港要六個小時。海灣裏有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解放軍新兵到美軍少校 ——一個華人的海外傳奇 在美國華人朋友圈子裏上我認識了一位年已超過80歲的上海籍張先生。為保護這位大我七歲老兄的隱私,我這裏故意隱去其真姓大名。他的經曆真夠傳奇! 他對我講述如下: 我1936年生於上海。屬於老上海人。1955年?我在上海徐匯區高中畢業那年,經過選拔體檢我戴著大紅花在敲鑼打鼓中應征入伍,光榮地參加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4-22 13:35:48)
勸君早練八段錦八段錦是一種在中國古代發明的健身方法,由八種肢體動作組成,內容包括肢體運動的氣息調理。有人認為它是一屬於氣功的一種健身方法。八個式子為: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射大雕,調離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攥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現代許多壽星和名人一生中一直堅持練八段錦健身而長壽。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