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蛤蜊和茅草根——青島大饑荒的救命食品

(2024-04-24 09:25:13) 下一個

             蛤蜊和茅草根——青島大饑荒的救命食品

        一九六〇年時期的青島人都不會忘記那個被稱為“三年自然災害” 和“低標準”的苦難歲月。其實那根本不是什麽自然災害,而是由全國 實行大躍進、人民公社、總路線,大刮共產風、實行大折騰而造成的國 家社會災害。據權威部門統計,全國因饑餓而死亡的人數達三千萬,山 東省饑餓致死的人數也超過百萬之多。 奇怪的是,當時青島市區的居民在經曆了這場曠世持久的大災難後 幾乎沒有餓死人的事件發生。那真是天佑青島,是膠州灣裏的蛤蜊和嶗 山上的茅草根成了島城市民免於餓死的救命食品,幫助大家度過了那個 艱難痛苦的歲月。 那個時期出生在青島的人永遠也不會忘記忍受饑餓煎熬的日子是 多麽的難受和痛苦。

                                                百萬饑民下海上山

當時的青島市民幾乎全是 受難中的饑民。社會上物資奇 缺到不可想象的地步。不僅穿 衣要布票、吃飯要糧票,連豬 肉、雞蛋、白糖、香煙、火柴 等都要憑票供應。副食品店裏 連續幾年不見豆腐的影子,由 膠澳草根譚 50 於副食品少得可憐,計劃供應的糧食隻夠吃個半飽。過的是家家吃不飽, 戶戶挨饑餓的日子。求生的欲望把市民逼出家門,能上山的上山,能下 海的下海,去尋找充饑的食物是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 市區內的槐樹葉子幾乎全部被人擼光吃掉,連木屑也被摻到地瓜麵 中做成窩窩頭以增大體積填塞饑腸。我記得在台東昌樂路看見路旁堆積 著一些大型樺樹園木。一個從西鎮來的老太太正在用一個鐵鏟在剝原木 上的樹皮。老太說:這些潮濕樺樹皮還挺嫩的,可以鏟回家去吃。 那時,人們見麵談話三句話離不開有關吃飯的話題。吃飯問題是天 大的問題,人們隻有在饑餓之中才能深刻理解民以食為天的深刻涵義。 真應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古話。下海去挖蛤蜊、打海 蠣子、拾海螺、撿海菜;到郊外去挖野菜、拾菜葉,倒地瓜(就是把收 獲後的地瓜地再翻幾遍尋找遺漏的地瓜和根莖),是那時青島市區的青 少年們都會幹的活兒。 燃眉之急是解決不挨餓的問題。因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960 年,剛滿 17 歲的我正是青島第二十九中學初三的學生。我不 會忘記當我坐在課堂上的時候,因為肚子餓得咕咕作響,有時簡直就要 餓昏過去,我已無法把老師的講課內容繼續聽進去,一直在等待盼望的 是下課鈴聲快響起來吧!我要回家填飽肚子。

                                                吃蛤蜊長大的青島人

       蛤蜊,這種淺海海洋生物是膠州灣的特產。早在青島開埠初期,來 闖青島的先民們都知道,這裏隻要有蛤蜊,就永遠餓不死人。在那饑餓 降臨的歲月裏,人們再一次把餓不死的希望寄托給了大海。把靠海吃海 發揮到了極致。 四方的湖島村海灘是市區挖蛤蜊的首選之地。因為這裏的蛤蜊個大 肉肥,味道選美。每到農曆初一、十五漲大潮之機,數以千計的趕海人 像白天趕大集一樣湧進海灘。如遇夜晚落大潮,看吧!幾百盞乙炔嘎斯 歲月有痕 51 茅草根 燈將萬頃海麵裝點得如同海上燭光晚會。海天之間異樣的靜謐。感覺好 像天上的群星突然到戲水落入大海,星星點燈,海天一片大光明世界。 開始漲潮了,趕海者們準備撤離。這時在海水沒過膝蓋的海麵上響 起了一片趕海者用海水洗掉蛤蜊上泥沙的聲音。那無數的蛤蜊貝殼互相 碰撞和摩擦著刷刷作響,聲音很清脆。這情景簡直就是一首夜海拾貝的 詩篇。我感到那聲音與音樂似是而非,卻充滿交響樂章的美。 這裏的蛤蜊是群生的,挖蛤蜊的手隻要在海水裏摸到了一隻蛤蜊, 你就會作出判斷:半步之內,必有一窩蛤蜊。在此方圓三十公分之內必 有數量為一二十隻的一窩蛤蜊在等著你去收獲它們。本人曾有過為時半 年的趕海經曆。有一天,趕海三小時回家把挖來的蛤蜊一稱是 22 市斤。 左鄰右舍們隻要有了蛤蜊,可以代替雞鴨魚肉,節省無數飯錢。

                                                 酷似桃酥的茅草根點心

        1961 年前後,在台東南山禮拜集、台東三路自由市場、浮山所集、 李村集上出現了一種叫茅草根點心的食品。因為價格便宜,引起了市民 的好奇,吸引大家去購買嚐鮮。這應是嶗山郊區農民的一種創造。至今 猶清楚地記得,當年的浮山所大集上,光賣茅草根點心的攤位一字兒排 開就有十幾家。設攤的多是婦女,每個小販麵前都放著一個五六十公分 長的裝滿了茅草根點心的柳條箢 篼。上麵鋪一塊布,放一塊茅草 根點心作為陳列樣品。 茅草根點心的名字是因為它 的外形和顏色酷似桃酥而得名。 雖然其中也添加了一些粗糧,但 由於茅草根的加工太粗糙,口感 就不太好粉粒很粗,吃到口裏紮 嗓子,吞咽起來有點困難,而且 膠澳草根譚 52 味道還微苦,但不少人還是願意掏錢買,終究是可以充饑之物,但回頭 客不多。那個年代不像現在有食品粉碎機,如果能把食材加工得很細, 口感將會大大改善。我想,那茅草根製成粉是沒有用機器加工的,也許 是用菜刀剁成粉的。

        茅草根在今天的青島人眼裏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詞。七十歲以上的 90%的老青島市民都是吃過那茅草根點心的。那滋味,那場麵,那年景, 那驚心的貧窮和饑餓是永遠刻在這一代人的心中,刻骨難忘的。最近與 幾個老青島爬嶗山。看到成片的茅草在山嶺上隨風搖弋。我想:半個世 紀以來,這種野生植物沒有人會將它和食物聯想起來,因為饑餓的曆史 一頁已經翻了過去。

       今天,蛤蜊伴隨著一年一度的青島啤酒節成為島城餐桌上天天可見 的美食。許多年輕人並不知道青島人與膠州灣裏的蛤蜊曾有過一段患難 與共、相依為命的曆史。更不知道,茅草根當年也是青島人的救命食品。 我們不能忘記:蛤蜊和茅草根幫助我們渡過了個饑饉的苦難歲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水師營 回複 悄悄話 城市戶口糧食定量隻減少幾斤,而農戶口糧隻有一點點甚至沒有。因此城市鮮有餓死人,餓死得是農村人。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您幸虧在青島,有海貨吃,我老家在安徽,大躍進時全村死了70%,我有個叔叔,60年高中畢業,盲流到新疆的軍馬場,才活下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