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拆房子的同時有勘查師來重新測量勘查整片地塊打下邊界線標記。到最後房子拆得一片廢墟了,推土機來再把最後剩下的一推了之,包括舊地基。舊房子沒有地下室,水泥地基非常淺,也非常薄。 建商找的分包商都是他的朋友,有時候他朋友時間上湊不到我們需要的時間,建商就會等,非要給他朋友做,整個工程中,這樣的等待就耽誤了不少時間。 如果是不需要買材料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政府的permit在八個月以後下來,還是我每個禮拜都打電話去問進度。一會兒負責這個項目的人休假去了,一會兒生病了,後來總算抓到了那個人,那個人查了一下說應該沒問題了,這已經八個月過去了。前前後後從設計圖紙開始到最後permit下來用了一年多。 現在又有租客的問題,樓下的一家幾個月前就搬走了,房子就空著,樓上不知道我們要推房重建,所以又要跟他們談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設計師給了我幾個建商的名字,他認為比較好。我一個個打電話,一個個見麵麵試,還有朋友介紹的印度人建商,印度人價錢最便宜,但是他們胡亂承諾,總是沒有讓人信任的感覺,所以沒考慮。最後決定在設計師推薦的兩個人中取一個。 一個是洋人,年紀不大,最多四十,他在溫哥華造了挺多的房子,他造的房子現代風格,讓人眼睛一亮那種,就像是宜家showroom,當然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溫哥華有兩種資質的專業人士都可以設計送審。一種是有建築師牌照的,另一種就是有建築設計師(designer)牌照的。其實就是工程師和技術員的差別。建築師設計沒有限製,設計師隻能設計某些類型的房屋。獨立屋都是相對簡單的,設計師也就夠了。收費那就差很多了,可以差一倍。 我先把市政府planner的草圖給設計師看,他其實已經知道了。他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麵積怎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網上有篇文章說是民國人士不喜歡林徽因,舉例說有一個讀者在某篇關於林徽因的文章下留言,說是讀者本人的媽媽是林徽因同時代人,也是女文人圈子的,不喜歡林,還比林漂亮,林不是一個好妻子和好媽媽,言下之意是林光顧自己flirting了。 先不說一個民國女人士能不能代表全部的民國人士,一個女人不喜歡另一個女人總是有一些八卦在裏麵。何況不是一個女人,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4)
朋友介紹了同事的爸爸,那個同事我也認識,克羅地亞第二代,我不知道他爸爸會蓋房子,同事告訴我他爸爸退休了,不過我不著急的話,他爸可以慢慢造,收費不多。我想也可以,跟同事爸爸見麵先去看了他以前造的房子,說實在的,各種裝修我覺得有點cheap,但是我想裝修我可以自己要求的,所以就交了少量定金算是雇這個東歐老頭了。他先給我介紹一個有資質的設計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買房子之前要看好多好多房子,花好多好多時間,世界上什麽地方都一樣。雖然一些有緣人說對某個房子一見鍾情一口氣就買下了,本人也有這個經曆,早上看房,中午就下單,但是前麵的積累一定不會少,腦子裏看過的房子庫存一下子就像快閃電影,時間短得可能自己都不覺得,馬上過了一遍才有了當機立斷的決定。 但是不管有緣一見鍾情也好,還是帶著七大姑八大姨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天堂地獄的概念從宗教開始,不管什麽宗教都有類似的表述。基督教不用說了,地獄之火,天堂之門已經廣為人知。那個年代許多人靠讀但丁神曲對於天堂地獄魔鬼神靈才有點認識。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不讓迷信,上一輩也因為文革等社會原因,要麽也被洗腦,要麽不敢公開迷信,也不會對小孩子講,所以長大後無神論者很多。 九十年代環境比較寬鬆,各地寺廟香火旺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在溫哥華每次出門,不管是風和日麗藍天白雲的日子,還是細雨霏霏,需要打傘的日子,眼前街道上到處的參天大樹,綠油油,紅燦燦,要麽在陽光中跳舞,要麽在小雨中淨美地沐浴,總是有治愈的感覺。放眼眺望北邊群山,山頂常年冠著雪帽,和盡在咫尺的海灣交相輝映,總是讓人心曠神怡。溫哥華到處是風景如畫,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每天都會想,溫哥華為什麽這麽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3)
許多人不喜歡李銀河,也有崇拜她的,因為她的名聲在外,不想知道都不行。好像她在男女性方麵的言論比較大膽,有一次看到她的照片,一個普通的老婦人。覺得她是丈夫過世早,中年婦女欲望強,還在荷爾蒙爆棚階段,國內的環境對這樣的人這樣的狀況不是太友好,她有沒有再找或找到男伴無從知曉,覺得會有點難度,不像在國外這個不在話下,所以也沒有什麽人非要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1]
[2]
[3]
[4]
[5]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