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博文

《編織夢幻的人·達利篇之四》四十年代達利想要獨立於弗洛伊德的理論之外(其實弗洛伊德的潛意識是達利一生無法擺脫的幽靈)。1945年原子彈爆炸讓達利倍感震撼。他好奇原子核的神奇和隱藏其中的巨大恐怖力量。達利從海森堡的物理哲學裏了解世界本源,再將其體現在他的繪畫上:無盡的動感和碎片粒子組合的人與物。哈爾斯曼的這個著名的攝影《原子達利》正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織夢幻的人·達利篇之三》以前提過,早期超現實主義繪畫提倡自動意識,通過各種技法將意識催發出來。三十年代達利提出妄想臨界狀態畫法。意思是讓作者激發到一個迷幻狀態時對其感知和意識所作的非理性描述。最後達到的效果是一幅圖畫體現出雙重或多重影像。1933年達利給了這種畫法一個具體名稱。他的技法要在以後的幾年裏成熟起來,進而成為製造夢幻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編織夢幻的人·達利篇之二》1929年夏天,朋友布努埃爾,畫家馬格裏特和妻子喬吉特,詩人艾呂雅和妻子加拉,還有畫商戈曼來到達利的家鄉度假。雖然達利早先已經從朋友和艾呂雅那兒知道加拉,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加拉,就被她迷住了(所以千萬不要隨便誇老婆)。加拉起先並不留意小她十歲,輕浮而又男孩氣的達利,但很快和他好上了。從此加拉成了達利的情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編織夢幻的人·達利篇之一》毫無疑問,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Dali)是最為人知曉的超現實主義畫家。事實上他已經超越了超現實主義藝術本身。達利一生留下無數的繪畫,雕塑,攝影作品,也留下諸多的誤解。誠然,達利具有兩麵性,一個既是天才又是瘋子的人。有強烈的表現欲,渴望世人的注意,而內心又極度敏感。我們隻能通過他的個人經曆才能認知他的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織夢幻的人·馬格裏特篇之二》 1930年馬格裏特創作《告知聖母》。這是個傳統題目,說的是天使降臨告訴聖母瑪麗亞懷孕的故事。這裏卻沒有天使和聖母。隻是馬格裏特常用素材,帶鈴的金屬掛簾,剪紙,和兩個巨大的樓梯雕花立柱莊嚴地排列在石樹中間。以此諷刺性地表明他的宗教態度。即使同為無神論者,馬格裏特還是因宗教問題和布列頓產生分岐。又一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織夢幻的人·馬格裏特篇之一》 作為超現實主義畫家的勒內·馬格裏特(ReneMagritte)似乎顯得太平常了一些。他就像一個隔壁鄰家的大叔。總是身穿整齊西服,頭戴圓頂禮帽,按鍾點上下班。時常碰麵閑聊,他會講些小故事。然後抖個包袱,告訴你說事情並不是你想的那樣。在你還在琢磨玩味時,他卻轉身走了。下次見麵,他又會講一個新的故事。 馬格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織夢幻的人·恩斯特篇之二》像心理學運用催眠術一樣,超現實主義也在尋求讓意識自動流露顯現的方式。為此恩斯特發明一種刮擦技法,類似於中國人的碑刻拓片。在創作這幅《森林和鴿子》時,恩斯特將木條和魚骨墊在畫布下麵,然後在畫布上刷抹顏料。畫麵會呈現畫布襯底的形狀。這幅畫作由此而來。德國黑森林一直是恩斯特兒時乃至整個歐洲曆史恐懼的象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織夢幻的人·恩斯特篇之一》作為超現實主義藝術先驅之一,德國的馬克斯·恩斯特(MaxErnst)有著不同常人的秉性天賦。但他在繪畫上起步較晚。1909年恩斯特進波恩大學修人文曆史和心理學。一次去精神病院考察,有感於精神失常病人的藝術創造而開始學習繪畫,決定作一個畫家。梵高和高更的後印象派風格對他的繪畫也頗有影響。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恩斯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編織夢幻的人·基裏科篇之二》我沒有認真地考察過,隻是從基裏科作品的編年史上感覺到基裏科有意識地運用多點透視(或者叫散點透視)技法繪畫大概始於1913年。他的《神秘憂鬱的街》很具有代表性。畫麵左邊長廊的透視聚焦點和右邊拱門建築的不重合。所以整部畫是兩個分離的空間。而且兩個聚焦點分錯交叉,還有那個木製車箱的存在,畫麵中間的空間受到擠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編織夢幻的人·基裏科篇之一》 我想起來要寫這個係列完成是因為基裏科。大學一年級春季時的一次出遊,十八歲的我第一次見到基裏科的繪畫便懂了他,感受到他的感受。 喬治·德·基裏科(GiorgiodeChirico)於1888年出生在希臘的沃洛斯。同年出生的還有美國詩人艾略特。基裏科被認為是意大利畫家。他的父母都是意大利人。而他的少年時光是在希臘度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