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寺櫻花

走過的路,路上的景,同行的人
個人資料
博文
南京有很多隻屬於自己的屬性,比如紫金山和中山陵、秦淮河和夫子廟、遮天蔽日的梧桐樹。南京的魅力還體現在她的細微之中,就像四季的花開,冬天的臘梅花,春夏的櫻花、玉蘭花、牡丹花,盛開的鮮花衝淡了火爐的熱氣,秋色將整個城市變成花的海洋。在我離開南京之後的許多年裏,有過多次的故地重訪,每次都有新的感覺。曾經熟悉的氣息在慢慢地淡去,而新鮮的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在前麵的博文說到過婉如世外桃源的中科院古生物所,是世界最著名的古生物研究中心之一。就其規模而言,在八、九十年代集中了一百多名古生物學家的一個研究機構絕對是世界的翹楚了。古生物研究雖然僅僅限於古生物,但也涵蓋了很多細微的分支,大類包括了古脊椎動物、古無脊椎動物、古植物等等,詳細的分類類似於現生生物。這一篇裏想特別聊聊微體古生物,微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自從二月初開始寫《記憶中的南京》博文,至今已斷斷續續發了十二篇。文中所寫都曾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平凡經曆,被留在了記憶裏。南京的魅力曾經有些含蓄,不經意間也許會與它擦肩而過或是失之交臂,多因為年輕還又不知道珍惜,或許更多的是無奈。我從南京畢業後去了武漢當大學老師。這讓我又多了一個大都市的生活經曆。在武漢的三鎮中,大學大多集中在武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說起走出國門,曆史上可以追尋到久遠的時代。鄭和下西洋發生在明朝,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先後有過7次航行出駛。從晚清、民國直到現代,出國潮此起彼伏。各個階層的民眾,包括文人誌士、留洋學子、勞務工人等等,他們以不同的原因、途徑,目標,紛紛踏出國界走到世界各國的每一片土地和每一個角落。
而二十世紀的出國潮,則是我們的一種親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23-03-24 21:45:35)

年初開始就一直計劃著要去看鶴,但無法準確預測鶴群到達的高峰時間。直到出發前才定下來去內布拉斯加的PlatteRiver平原。這次出行甚至有些隨意,因為地點和日期都有幾個選擇,而天氣又是一個最為關鍵的決定因素。已經在路上了還在擔心是否會錯過一直很期待的鶴群。結果卻是讓我們有了一次非常意外的近距離感受與沙丘鶴的遇見。 每年春天來臨時,沙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說起我開始有記憶的時候,我們家很小,泥牆上有個凹進去的書架,上麵有幾本爸爸的書,記得有《資治通鑒》、魯迅的《兩地書》、一本老舊版的漢語字典、幾本當代的小說、幾本小人書,整個書架看起來是空蕩蕩的。 那時也沒有什麽書可以讀的,每個人上學隻是去完成一種特定時間裏規定的課程。在我開始上初中的時候,喜歡上讀小說,我會通過各種途徑借來一些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在前麵的博文裏聊到過幼兒園,當小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很向往外麵更大世界。就像那時的Lucy,她的夢想中未來的樂園就是幼兒園隔壁的北京東路小學。 有一位博主說:“村子裏的小孩子都不知道啥叫幼兒園”。是啊,資源獲取和分配帶來的不公平也是真實的存在。記得很久以前去過一次鄉村,看到一群小孩一起圍觀豬圈裏的豬,童趣盎然單純。讓我想到時下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0)
(2023-03-12 17:22:26)

2023年2月20號星期一,今天是總統節。晴朗的陽光天氣,雖有些冷風,但在冬天裏有這樣的天氣,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快有一年沒有騎車了,今天我們放假休息,吃過了早飯,就和磊沿著社區外的小路,騎車15英裏。 路上的積雪也都已經融化掉了,路上行人不多,偶爾會遇到騎自行車的,他們快速從身邊經過。 在午飯時間返回,來回大概兩個小時左右。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偶然的一次,磊說起也許我可以寫寫南京,就此開始寫下我們曾經在南京的經曆,不曾想已經寫到第九篇了。今天想來聊聊北京東路幼兒園。 北京東路幼兒園緊挨著市委和北京東路小學。那個時候幼兒園的大門不是很起眼,院子裏有三、四棟小樓,院子是操場,裏麵有不少小孩玩遊戲和活動的設施,有點像這裏許多社區裏的playground。下午接上小孩,都不會立刻離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每個人也許心中都曾經住著一個隻屬於自己的夢想花園,近在眼前或遠在天涯,它們一定帶給我們向往和期待。記得Lucy在幼兒園的時候,她眼中的花園就是隔壁的小學。 我在上學之前一直都是在托兒所和幼兒園裏生活,那個世界很小,站在碩大的玻璃窗前,注視著窗外的天空,外麵的世界很美好,有時還可以跟著老師去食堂裏取小朋友的飯,會有一種美滋滋的特權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