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博文

【科大瞬間】特刊《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李德倫專程來科大做講座--李德倫、殷承宗來科大的前前後後(之三)盧躍列(783)由當時科大782的幾位古典音樂愛好者發起的古典音樂欣賞活動的消息,很快就如春風一樣傳遍了校園,欣賞沙龍從最初152樓782的某個宿舍開始,擴展到152樓3層副樓的教室,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殷承宗鋼琴獨奏會李德倫、殷承宗來科大的前前後後(之二)池涵(782)八十年代科大古典音樂欣賞的第一個高潮,是著名鋼琴家殷承宗來科大演出。1980年11月,殷承宗和中央樂團幾位同事來到合肥。二係學生會組織了五位在科大各係的廈門同學,以殷承宗老鄉的身份到三孝口他下榻的酒店看望他,他感到十分親切和高興。當我們告別時,他送我們到門口,這時我們邀請他來科大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八十年代初科大古典音樂欣賞的興起 李德倫、殷承宗來科大的前前後後(之一) 池涵,楊力祥(782) 導言:八十年代初,科大校園曾掀起過一陣古典音樂熱。筆者發起、組織了一係列古典音樂欣賞活動,先後舉辦了大大小小幾十場古典音樂欣賞會,邀請了著名鋼琴家殷承宗、指揮大師李德倫、著名歌唱家劉秉義和葉佩英,以及其他許多省內外知名音樂人士來科大講學和演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5-06-20 18:43:50)

【科大瞬間】特刊《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初到北京趣事兩則陳教祥(5810)作者簡介:陳教祥,1958年從廣西陸川高中保送到科大高分子係(5810)學習,1963年畢業分配到瀘州總字750部隊(現航天部四院)從事固體推進劑研發。1967年因提高了紅旗4號配方的近兩倍延伸率而獲獎。1975年調到中科院基礎局工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5-06-17 22:31:44)

回憶科大文工團 薛嘯宙(5802) 進科大文工團 進科大不久,見一布告,校文工團招樂隊隊員,我就去民族樂隊報名麵試。考我的是力學係的何明元,這個上海人後來成為我的摯友。麵試時他問我會什麽樂器,我回答二胡、笛子,拉了一段二胡曲子,何明元似乎不滿意,就讓我吹笛子,這樣我就進了樂隊。實際上在我們進校前就已經有文工團活動了,民族樂隊也有一位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從“校址:北京西苑”說起
蔣家平 1958年,科大成立的那一年,在報紙上登了招生廣告,什麽時候招生,招多少人,說得很清楚,校址一欄則寫了“北京西苑”四個字。科大在北京時的校址是玉泉路,怎麽招生廣告上寫的是“西苑”呢?
原來,那時候的科大,還在籌建之中,校址根本沒有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訊飛之父王仁華:播下一顆AI技術的種子上個月,2017《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50大最聰明企業”榜單正式公布,科大訊飛赫然名列全球第六、中國第一。排在其左右的是英偉達、英特爾、穀歌等國際AI巨頭。科大訊飛是一個從語音切入,忍受孤獨17年,摸爬滾打,今天才在人工智能技術爆炸中露出頭角的AI新銳引領者。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兩個人功不可沒,一個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小荷才露尖尖角 ——22歲科大少年班學子曹原一日兩登《Nature》 阮耀鍾(5802) 2018年3月5日,以中國科大2010級少年班校友曹原為第一作者的兩篇關於石墨烯超導技術新發現的論文,登上了英國雜誌《Nature》(自然),令全世界為之驚訝!文章之一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特刊《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中國科大生命學院前世今生——施蘊渝院士訪談錄
熊衛民姚琴訪問整理相比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等校1920年代即已成立的生物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科大”)的生命科學院係機構起步要晚得多。長期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學頂峰上的華人:斯坦福的浙江才子--駱利群教授【編者注:從2015年7月份,波士頓雙語網開辟了“科學頂峰上的華人”的係列報道,將定期向讀者介紹海外著名華人科學家和他們所取得的優異成績。他們的研究成果為人類科學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他們的精神激勵著全世界所有的青年人不斷求索,揭開一個又一個大自然的奧秘。】【浙江僑聯網訊,文/駱開遜】2012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