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境心影錄

一個鄉下讀書人,戀鄉土,愛讀書……
博文

作者:史遇春甄士隱的出家,和開首的那些個“煉石補天”、“瘋道人”、“癲和尚”多少有些聯係。這是作者本身固有觀念的流露。因為在作者而言,紅塵之事,多少是受天命支配的。這個觀念,不需要批判,不需要褒揚,以公正之心待之即可。我向來主張,對於彼時彼地發生的一切,我們應該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假如換了我等在那時作此書,是否能夠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四)大順王朝有麵子工程、政績工程。為了這些工程,他們也有強行拆遷。看來,中國的強拆也是有曆史可循的,如果這個也可以申請加入世界遺產名錄,也是有些意思的。大順皇朝將成都城內的街道做得有十幾丈寬,路麵平坦如鏡、筆直如箭,可以同時容納五十個騎兵並排行走。道路兩旁的房屋有阻礙道路的,立即就拆毀。據說,當時拆毀的民居不下百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三)成都淪陷之後,悲劇與鬧劇同步上演。張獻忠自立為大順皇帝,接下來就是封官賜爵:除了和張獻忠一起揭竿的泥腿子飛升之外;還有一生員(秀才之類吧)胡默作了吏部尚書;曾經的大明副榜生員(相當於預科吧)王國寧作了戶部尚書;那個提印攜妾投降的成都知縣吳繼善作了禮部尚書——看來投降不但保了命,還居官不小;進士龔完敬作了兵部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作者:史遇春(二)攻占重慶後不到一個月時間,流寇張獻忠們又開始攻打四川成都。當時,成都城內還有三萬人的朝廷部隊。按說,這三萬人的部隊,還是有些抵抗能力的。但是,天下大亂的時候,蜀王還在想著他的權力,還在想著如何搞陰謀詭計。蜀王的行為,引起了四川巡按劉之渤的不滿,他以跳河自盡的方式進行抗爭,未遂,劉於是閉門不出。這一事件,使得當時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一)大明崇禎甲申(公元1644年)年,是朱由檢在位的第十七個年頭,距今整整370年(本文寫於2014年3月)。那一年的農曆三月十九日,朱由檢吊死在煤山,時年僅僅33歲。建立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的大明王朝在267年的歲月滄桑之後,轟然倒塌,嗚呼哀哉!由於交通及各個方麵的限製,加之社會動蕩,強盜叢生,三個月後,也就是當年的六月份,四川才得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清史稿》卷三百五十二·列傳一百三十九《薑晟·金光悌·祖之望·韓崶[fēng]》裏麵,韓崶傳中有一起上訪案件,今天來說說,讓大家見識一下滿清時期的單案處理情況。這個案件是在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被平反的,此時,美國建國還不到50年(48年,美1776年建國),距今正好190年整。前文既然談到了“平反”,那麽,這個案件原來一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李贄《焚書》,有《讀若無母寄書》,細讀此篇,可以讀到拍案叫絕、手舞足蹈的狀態。一位在家的婦人一個守寡的老母一封簡單的書信一些平常的言語卻能將佛法大意講得動人心弦卻能將佛法大意講得讓人心悅誠服……下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6-13 18:05:47)

作者:史遇春新房子蓋好已經兩年了,老房子的記憶還會時時在胸中盤旋。雖然,老房子在三年前的連陰雨中倒塌地七零八落,但是,那裏畢竟是j我長時間生長的地方,那裏承載了生命裏很多的重量,那裏也烙下了太多過往思緒的痕跡。當日的老房子雖舊,但也有它的好:冬暖夏涼。當然,和所有事務的兩麵性一樣,老房子也有它的不好,那就是:老鼠太多。回家,不知是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6-12 18:39:08)

作者:史遇春歲月如流水一般,匆匆從眼前飄過、從指縫滑落,澄澈、明淨,沒有印跡,不留漬痕。讀書的日子,算來已經結束近十年了,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十年啊,想想也是生命曆程中長長的一段時光了。可是,每在記憶裏、在夢鄉中、在閑談間……與往事、舊情、昔境邂逅,總是覺得,一切仍縈繞腦際、近在眼前、觸手可及。前此以往,從今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這個電影,開始看起來,沒有一點意思。之所以在一點沒有意思的情況下還繼續看它,隻是想看看鍾馗到底是怎樣的鍾馗?魔是不是鬼?究竟是伏魔還是捉鬼?先不說情節以及電影所引發的種種思緒。就電影本身而言,我覺得,其中最大的敗筆就是鍾馗變形後的樣子、雪妖現形後的造型以及其間種種讓人不舒服的各種魔鬼的模樣。鍾馗變形後的樣子,跟機器人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