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1-11-12 14:04:20)

丁玲是1936年以第一位著名文人的身份到達延安的。當時她剛逃離了三年國民黨的監獄,擺脫了她自認為是叛徒的第二任丈夫馮達,把與馮達所生的女兒安放好給老母親……她如禁固在籠中多年的鳥兒一下子來到了自由的林子中。當時有好心人士幫她給部隊老總提親的,然而從少年時代就崇尚愛情和精神的自由、並曾以“三人行"(丁玲、胡也頻、馮雪峰)而驚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早,我與老美同事到中國出差,第一餐當地盡地主之誼,主客圍座一席,老美在我的幫助下點了他喜歡的豆豉炒牛柳。服務生把大家點的菜陸續送上來,放到中間的大轉盤上。 老美同事等到他的炒牛柳上來時,自然地站起來,端起放到自己的麵前。然後全桌其他的中國人,除了我之外,企圖都裝著沒有看見,估計心想這老外怎麽這麽小氣呢? 主要還是怪我沒經驗,沒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不是主要考慮為了給後代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家庭環境的話,現代經濟社會中的男女,非要從二十多歲就因為姻緣要綁到一起,直到八九十歲死亡才能分離的情況,可能越來越不被人們所實踐和接受。一方麵,社會上的現象是人到中年,五十歲左右的階段出現了離婚高峰期。孩子養大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夫妻雙方也失去了凝合劑。據統計,美國這個階段女方主動離婚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又是一年中秋節,花好月圓人團圓,就先從各類鮮花月餅開始欣賞吧
冰皮月餅 冰淇淋冰皮月餅 青花瓷冰皮月餅,時光的穿越 番荔枝青桔冰皮月餅 各類3D月餅 各類巧克力月餅 西瓜水果月餅 紫薯蓮子月餅 榴蓮月餅 菠蘿月餅 奇香果月餅 魚子醬月餅 鮑魚月餅 還有最大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祈禱我們的子子孫孫永遠不要生活在戰爭的環境中......
照片來源:Pinterest;Gatty;Googl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據官方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約六千萬人口的死亡。相當於現在全部的意大利人口;或加拿大加上澳大利亞兩個國家的人口;或12個新西蘭國家的人口……其中軍人死亡一千五百萬,平民百姓死亡四千五百萬,傷殘二千五百萬人口,平民死亡是軍人死亡的三倍。因此當遇到任何的戰爭狂人,以任何的理由和借口,宣揚戰爭的必要性和意義時,要堅決大聲向他/她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戰爭一向是殘酷無情的,是戰爭狂人們為了某一群體、某一種族、某一國家的利益、生存或發展,借助宗教、政治或道義之名義,行屠殺和毀滅人類的罪惡。人類中最殘忍獸性的一麵在戰爭中展示得一攬無疑。今天,當人類社會已經進化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文明,我們回看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女性參戰的老照片,是為了希望世界永遠和平,祈禱子孫後代們永遠不要生活在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18年,工作在波士頓海軍工廠(BostonNavyYard)的三位女軍工。雖然是艱苦的一戰期間,戰火仍然遮掩不住美國年輕女性高大健美的外表和俏皮快樂的個性。 一戰期間,歐洲數百萬婦女被迫走出家庭,投身就業大軍,填補男性奔赴前線打仗而留下的各式工作崗位,以保證社會和生活還能運轉。下圖為倫敦一戰期間的女救火隊員。 女郵遞員,那個時代需駕馬車郵遞。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位母親在她戰死兒子的墓前(192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另一位悲痛中的母親 一戰期間,造成約有74萬的英國士兵、上百萬的法國士兵、1.7百萬的俄國士兵、1.7百萬的德國士兵……喪失了生命。歐洲國家留下上千萬的孤兒寡母和破碎的家庭。 倫敦悲傷而堅強的祖母和天真無邪的孩子們 英國一戰中失去丈夫的寡母和她的五個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餐廳裏曾經流行的香煙推銷員,一般為容貌甜美的女孩。 1922年的電話接線員 城市裏的捕鼠員,英國有記載的從Victoria時代就開始 l 手工製鞋匠,非常古老的行業,現在不能說完全消亡,隻是不再會為顧客量腳定製了。 , 人工計算師。此圖為NASA人工計算師,據說當時全部雇傭的女性,因為女性的準確率極高。 皇家王室品嚐師。這個職位真是不錯,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