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魚老友

恰似遠來的紅葉,懷著一片赤子癡心,或思鄉長嘯,或感時歎詠,或壯哉抒誌,或相思寄情,喜怒哀樂,無不聚於晨空的筆端,無不融於雲廊的書箋。
個人資料
胥鈞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唐開國猛將秦瓊之父墓碑書法 1995年,在濟南市在經七路小緯六路發現了一座墓葬,出土了一塊刻有墓誌銘的石碑,石碑已經折為兩段,但文字依舊清晰可見。 這塊石碑由青石做成,石碑通體磨光,表麵平整光滑,上部分為圓下部分為方,取意天圓地方。整個石碑高84厘米、寬40厘米、厚10厘米;石碑底座是一個長方形的錐台式,高20、寬30、長50厘米。 石碑上的碑文為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發酵食品吃一些,改善免疫促健康 腸道微生物組群對人類健康極其重要。科學研究業已證明飲食與人類微生物群之間的深刻關聯性,飲食無疑是微生物群組成和功能的驅動因素。 人們有必要了解哪些因素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組成與功能? 慢性炎症在很大程度上會驅動非傳染性慢性病(NCCD)。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所帶來的腸道微生物群變化,NCCD的發病率正在迅速增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每天糖飲和甜品,會增加三種疾病的風險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全世界的含糖飲料消費量都在增加;根據全球疾病負擔,“總體暴露值”(考慮到風險水平的暴露程度和風險對疾病負擔的貢獻的嚴重程度)從1990年到2016年增加了40%以上。含糖飲料對心髒代謝健康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它們與體重增加,超重或肥胖的風險增加有關;2型糖尿病發病率更高(獨立於肥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近期有關加工食物負麵影響的研究 1)加工食品在美國的現狀 研究人員使用1999-2000年至2017-2018年10個周期的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中具有全國代表性的40,937名2-19歲美國青少年樣本的24小時飲食數據,進行了連續橫斷麵分析。 再按照人口特征的變化進行調整後,可知從2001-2002年到2017-2018年,所有美國成年人的超加工食品攝入量都有所增加(每日能量攝入的相對貢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950年代歸國留美科學家的歸程及命運-4 4.留美科學家歸國後的命運 留學生回國後,一般被安排到科學院、高等院校,極個別被安排到工業部門的研究所或者工廠。這批人有的有所作為,有的在政治運動中遭受迫害。在那個時代裏,他們的事業和生活與共和國的命運共沉浮。 4.1“十二年規劃”和“兩彈一星” 1950年代歸國的留美科學家在製定“十二年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1950年代歸國留美科學家的歸程及命運-33.1950年代中國留學生第二波歸國高潮1953年7月,隨著朝鮮戰爭的結束,被禁止回國的中國留學生開始活躍起來,他們給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中國總理周恩來,甚至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寫信。這些努力終於使中美日內瓦談判議程上增加了扣留中國留學生事宜。中美雙方在日內瓦關於留學生的談判使美國政府解除了對中國留學生回國的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950年代歸國留美科學家的歸程及命運-2ZT 2.1950年代中國留學生第一波歸國高潮 1950年代初,恰是二戰後留美熱潮期間出國的留學生學成之時,學成歸國是那個時候留學生們的當然選擇,再加上留美科協的動員工作,1950年代初有大量的留學生回到了中國。 2.1留美科協及其影響 科協係列是世界左翼科學家的群眾組織。留美科協也是在這樣一種思潮下成立的。但是留美科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950年代歸國留美科學家的歸程及命運-1ZT本文聚焦於1950年代歸國的留美科學家。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曆史的風雲際會中,這批科學家的命運體現在對政治與科學、去國與歸國、個人與國家等相互交織的多重選擇之中。他們大部分是抗戰勝利後,通過國民黨政府組織的留學考試出國留學的。1950年代他們中很多人想回國為新成立的共和國服務,美國政府禁止他們回中國大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有否一些簡單方法,有效延緩衰老?人類隨著年齡增長,會自然而然地衰老和死亡。而如今,隨著科學技術和醫療水平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衰老並不是一個純粹自然的過程,而更像是一種老年病。既然衰老可被看做是一種疾病,那就會有可能進行針對性治療,甚至逆轉衰老。近十多年間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服用藥物或基因治療可以延緩實驗動物甚至是人類的衰老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SpaceX失控火箭將撞擊月球 據《衛報》(TheGuardian)報道,美國SpaceX公司一失去控製的火箭二級將在3月4日撞擊月球。該獵鷹9號(Falcon9)火箭發射於2015年2月,將一衛星送至日地拉格朗日點L2(與地球距離是地月距離的約4倍)。完成運載任務後,重約4噸的二級火箭就被遺棄了。後者沒有足夠的燃料來返回大氣層或脫離地月引力,一直以失控狀態運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