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黑貝王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這個感慨我是老早就想發發的,昨天的一件事給了我不吐不快的理由。 昨日下午被一位在私校當科學老師的朋友叫去幫忙做翻譯,她要和班上一位中國海外學生的媽媽見麵,這個媽媽不會英文。她班上這個女孩來自中國的一個北方城市,獨生女,父母都在學院類單位工作。女孩兒非常好:用功,好學,懂事,獨立。她是高一那年過來的,兩年多來一直寄宿當地人家裏。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8)
人都不能免俗,平時覺得自己挺有雅趣的,可時不時的也總愛摻和點兒閑事。最近文學城裏名博喜清靜的小說《師姐夭夭》正在連載,很多人跟讀,我是之一。小說裏講桃花眼美女博士夭夭的三角戀。好看的不單是小說,我發現看評論更有意思。我們城裏這些才華橫溢的博主們,管起閑事一點不比我遜色,都挺能摻和:這個說不喜歡夭夭的師哥,那個說韓國男人不能嫁,很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回中國的筆記沒有“吃”恐怕有點說不過去,畢竟我們是“食為天”的文化。可我偏偏不擅吃,盡管萬分羨慕會吃會做的人,但終難為其一。從三歲半開始上整托幼兒園,給什麽吃什麽直到吃吐為止,所以沒學會挑食;上學後家裏一直有個我們叫她大姨的保姆,她從年輕時就在城裏當廚娘,做得一手好吃的家常菜,無可挑剔。我對吃的要求其本上以食味和裹腹為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9)

但凡從國外回國旅行的人,一旦到了北京,都要去趟秀水街-現在的秀水市場。最早的秀水街顧名思義就是一條街,叫秀水東街。開始的時候隻是一些小商販兒在使館區一代兜售有中國特色的小商品。因為美國大使館在這條街上,使館人員常在這些小販兒手上淘貨,鼓勵了他們的經營,後來政府允許建成市場,就有了最早的秀水市場。那是八十年代中期,我們一直叫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3)

前兩天城裏幾位樓主發文訴苦:菲兒先說在中國常被忽悠,然後我生活著被騙了,同一天康賽歐講了個她老板丟車的故事。我由此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經曆,正好這幾天腰痛,坐不住寫文,就把以前發的一個微信朋友圈兒改寫一下,讓大家聽聽我是不是也被忽悠了或是被騙了?因為這個經曆真的有些奇怪。 事情發生在去年一月三十號,我和AL在桂林旅行。 大圩古鎮,從桂林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9)

這次回來好像還沒說到北京的美事兒呢,其實吃喝玩樂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國內過癮,於我當然是北京最好玩兒。這裏就給你們從“頭”說起---在北京做頭發。 到北京的第二周,覺得頭發到了該打理的時候,吃過午飯就去了樓下的美發店。十幾年前剛搬過來時,這一帶是美發一條街,雖說現在所剩無幾,但馬路兩側也還有兩三家。因為下雨,我就找了最近的。這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0)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錯!這次在北京我發現中國互聯網上有一道新的萬裏長城,而這長城還是一道不透風的牆。不要說文學城進不去,就是在國內新浪的微博上發表個東西都常常不能上傳。國外任何中英文新聞網站,包括電視台,電台,網絡新聞,在北京一概看不到;YouTube看不了,穀歌搜索功能不能用,Gmail發的郵件要三到五天才能收到,有的根本就收不到。我在北京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6)

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更準確地說我生在皇城根下的胡同裏長在皇城根下的胡同裏,出國前是地地道道的胡同串子。為什麽叫我這樣的北京妞兒是胡同串子,我還真沒考證,可能是因為北京的胡同都是串著的,院子一個接一個,解放後很多院落又都成了大雜院,街坊鄰裏沒事兒的時候就串門,所以我們也就成了串子?我並不在意被別人這樣定義,相反我挺自豪的,盡管平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0)

從三月下旬到四月下旬我回北京住了三十天,上次回家呆這麽久還是北京奧運那年,一晃十年了。雖說這中間每年都要回去幾次,但每次都來去匆匆,沒有機會好好做回北京人。北京一天一變,做回北京人總歸是不大容易了,不要說與我們兒時相比,僅比十年前,也有太多的不同,就連這氣候都亂了。三月下旬北京應該是早春天氣。春天在老北京人眼裏就是一陣夾著暖沙的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7)

過幾天回國小住,想著總要買點什麽帶回去。國內發達以後,有很多年每次回家都發愁帶些什麽。前兩年父親生病,妹妹會開單子讓我帶些老人需要的營養品,現在爸爸走了,做醫生的母親平時不吃這些東西,我又沒了主意。澳洲就是中國的一個大農場,有名的無外乎各種名目的營養藥和羊毛製品。這幾年代購盛行,澳洲的所謂天然營養品在中國熱銷,其實都是中國人在糊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9)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