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四十七 唐山大地震1975年文化大革命進入晚期,經濟困頓,民生凋蔽,我們的中央大國特立獨行,孤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鄧小平出山之後,“四人幫”仍舊橫行,政治風向標變幻不定,“小道消息”滿天飛。許多“臭老九”(當時知識分子的別稱)喜歡“小道消息”,似乎從這裏可以看到國家的前途,人生的希望。我的朋友丁正明畢業於清華工程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四十六 張姨張姨叫張敏玉,她是電影界的人,由戴浩介紹給父親。戴浩叔叔是二流堂人物,50年代住北京東單棲鳳樓,父親帶我到他家去過。他的女兒叫小毛頭,是我育才學校的同學,長得特別好看,長大以後精神失常了。這裏有遺傳因素,小毛頭的媽媽虞靜子在50年代就精神失常了。戴浩叔叔愛說笑話,很風趣。打成右派仍是嘻嘻哈哈的,本性難移。他頭上是右派和反革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四十五 敖漢旗1972年初,也就是“林彪事件”發生半年後,母親和小妹妹離開李家營子,搬到敖漢縣城。敖漢縣城是個兩萬人口的小鎮,大部分土坯房,紅磚和青磚是好房子,最高兩層樓。地處沙漠的邊緣,樹木很少,整個城鎮一片灰暗,了無生機。紡線(胡考作於1946年)母親的家也是一棟土坯房,也是一間半,比李家營子的房子略大些。這裏不燒牛糞燒煤,相鄰的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四十四 別離難1973年春天,青青從隴西到北京。鳳凰飛來,我到北京,把她接到鞍山。這裏是她將來要生活的城市,東北的工業重鎮,祖國的鋼都。這裏有廣袤的黑土地和美麗的千朵蓮花山。這裏是排名全國第19位的百萬人口城市。青青在鞍山度過愉快的一周,我們回到清華園最後的那些日子,那樣的幸福甜蜜,對未來滿懷憧憬。我的清華同學們熱情接待這位小妹妹。隻有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四十三 林彪事件在我到鞍山不久,也就是1970年5月,青青離開北京到甘肅去了。青青的母親是北京東四醫院的老護士,這一年,整個醫院遷移至甘肅,分散在隴西、定西幾個縣。青青本來想隨師大女附中到雲南插隊,被我阻止了。隴西亦是那樣遙遠,著名古戰場,中國西部的邊關,唐詩中多有提及。我從鞍山返回北京,為青青送行。這一回,我進了青青家門,見到青青媽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四十二 李家營子1970年3月,我到鞍鋼建設公司報到,開始新的生活。清華16位同學,大部分分配到土建二公司的工人班組。我到木工班,參加齊大山礦選礦工程施工。我在工地呆了一個星期,幹了三天活兒,下了三天雨,公司“政工組”便調我到機關。原來他們在檔案中看到我“清華大學大批判組”的履曆。很快,我成為二公司的“筆杆子”。總公司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四十一 《梨花恨事》離開北京,我到唐山看望父親—四年沒有和父親見麵了。父親在唐山郊區一個叫古冶的地方,仍是被監督勞動。兩年前,父親的勞動是拉糞車和掏大糞。一次,父親拉一輛兩千斤重的糞車,上坡時跌倒,致使胃大出血,險些喪命。還有一次,父親晚上坐在床上抽煙,不慎失火。那是一個大屋子,住幾十個“牛鬼蛇神”。眾人撲滅火,可是父親的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四十 畢業1969年12月,工宣隊宣布,在校的最後兩屆學生將於1970年3月畢業。在全國眾多高等學校中,隻有清華、北大兩個學校的學生提前畢業,算是享受了特殊待遇。一天,雪後天晴,幾個同學即興賦詩,我和吳碩賢取《賀新郎》詞牌,我的一首是這樣的:霞染一天曉。乍推門、燕山已白,蛇飛龍蹈。卻為多情壯行色,送我風容雪貌。漫天裏,鬆林驚嘯。素練紅纓初晴日,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三十九 “梁效”寫作班子1968年7月27日,北京數萬工人開進清華園,包圍兩派總部和所有武鬥據點。第二天淩晨,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接見蒯大富等五大學生領袖,說,“現在是輪到你們革命小將犯錯誤的時候了。”至此,“紅衛兵運動”宣告結束,全國所有高等學校由“工宣隊”接管。清華“工宣隊”負責人並不是工廠裏的工人或者幹部,而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三十八 “蒯司令”1967年夏天,八一學校舉辦“摧毀‘聯動’展覽會”,清華足球隊的幾個人參與展覽會工作,展覽會有來自師大女附中、女二中、女十二中的中學生講解員。年輕的大學生都是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血氣方剛,對異性充滿渴望。我們帶女孩子到頤和園玩,到清華園玩,給她們拍照。隻有師大女附中的女孩兒有氣質,有一個女孩叫田青青,隻1[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