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你的耳朵特別名貴》文:餘光中誦:Bobo
七等生的短篇小說《餘索式怪誕》寫一位青年放假回家,正想好好看書,對麵天壽堂漢藥店辦喜事,卻不斷播放惑人的音樂。餘索走到店裏,要求他們把聲浪放低,對方卻以一人之自由不得幹犯他人之自由為借口加以拒絕。於是餘索成了不可理喻的怪人,隻好落荒而逃,適於山間。不料他落腳的寺廟竟也用擴音器播放如怨如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從容淡定》文:駱爽誦:王凱
速度越來越快的世界,人的節律也變得越來越快。開車要快,不快就堵在路上了;上升要快,不快就老了;成名要快,不快就過期了;積累財富要快,不快就成了窮人了;電腦的運行速度更是要快而又快,CPU要快,光驅倍速更要快……有什麽要慢下來的事情沒有?
從容淡定已經成了一種奢望,一種難以達到的大境界。
在現代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紅木的嬗變》文:蔣殊誦:GoOn
一個院子,一個身著布衫的藝人,沉思在一鍋旱煙裏。
幾個年輕的徒弟,不敢打擾師傅,歡喜地聚集在一些木材前,輕輕觸摸,竊竊私語。
幾天之後,師傅終於按主家的意願,在腦子裏精心構築出一張精美無比的明式架子床。甚至,他夜裏無法入眠,想象著主家睡在上麵的模樣。他也曾幾次挪動身軀,想象著怎樣的睡姿可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如果有一天最親的人忘了你》文:蔣勳誦:Bobo
許多身邊朋友都在談老年失智的問題了。
許多年前,失智的現象還不普遍,偶然一位朋友驚訝痛苦地說:父親不認識他了。
我也訝異,因為一直到老年往生,我的父母記憶都還極好。大小事情都條理清晰,更不可能不認識自己最親的兒女家屬。
但是,確實發生了。我的朋友坐在客廳,許久不講話的父親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小珊阿姨》文:嚴歌苓誦:清印
小珊阿姨一個人過。一個人去買幾兩肉,幾十根菜,一疙瘩薑大小如足趾。一個人將向裏的筋筋瓣瓣剔淨,將韭菜一根根理齊,洗個十遍八遍。之後她一個人開始將肉細著均著地剁,剁得緩急有致,聽上去像捶小鼓點。於是有人聽聽便會說:“小珊一個人還不省省心,費那麽些事包餃子,不就她一個人吃嘛!”若久不聽小珊阿姨的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4-05-10 10:01:27)


《一爐雪》文:雪小禪誦:Bobo
2010年8月,我接到寫《裴豔玲傳》的任務。
那年八月,人生仿佛沉到穀底,握在手中的時光仿佛俱是碎片,片片都能把人紮得疼出聲來。
很多時間,我一個人把自己與世隔絕了,不再寫一個字。不與任何人聯係。每天騎自行車滿城亂逛,從天亮到天黑。不知到哪裏去,也不知與何人說,真正的疼痛——更與何人說?有些決絕隻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吃相凶惡》文:莫言誦:清印
在我的腦袋最需要營養的時候,也正是大多數中國人餓得半死的時候。我常對朋友們說,如果不是饑餓,我絕對會比現在聰明,當然也未必。因為生出來就吃不飽,所以最早的記憶都與食物有關。那時候我家有十幾口人,每逢開飯,我就要大哭一場。
我叔叔的女兒比我大四個月,當時我們都是四五歲的光景,每頓飯奶奶就分給我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某些時候,活著就是一切的哲學》文:牛皮明明誦:林寒
最近幾天,又重讀了一遍餘華的《活著》,我已經記不清自己讀過多少遍這本小說了。
最初,讀這本書是高一,全班五十個同學都在傳閱,看哭了一大半。最初,我隻是把這本小說,當成曆史來讀。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一個叫福貴的男人,在一係列社會巨大變革中,從地主變成窮人,再從窮人變得一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中年》文:梁實秋誦:張家聲
鍾表上的時針是在慢慢的移動著的,移動的如此之慢,使你幾乎不感覺到它的移動。
人的年紀也是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總有一天你會驀然一驚,已經到了中年。
到這時候大概有兩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訃聞不斷的來,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經先走一步,很煞風景,同時又會忽然覺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夥子在眼前出現。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4-04-14 09:02:10)


《走西口》文:餘秋雨誦:GoOn
在一頁頁陳年的賬單報表間,我很難把他們切實抓住。能夠有把握作出判斷的隻是,山西商人致富,既不是由於自然條件優越,又不是由於祖輩的世襲遺贈。他們無一不是經曆過一場超越環境、超越家世的嚴酷搏鬥,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山西平遙、祁縣、太穀一帶,自然條件並不好,也沒有太多的物產。查一查地圖就知道,它們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