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毛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8-02-09 17:02:38)

竺可楨的工資問題上次在“竺可楨日記選摘”中我提到不知為何他的工資數和標準工資有些差別,最近瀏覽了他的從52年到72年的日記(第13卷到第21卷)
也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竺可楨的工資數和標準工資的不同是因為他有一點保留工資!竺可楨當浙大校長時的工資看來比行政5級的工資高一點,看下圖,他有9.55元的保留工資。他的級別工資是372.5元,100元學部委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1-25 08:34:44)

竺可楨日記選摘
竺可楨說他的工資是382元+100元學部委員津貼。行政5級應該是372.5元,(黨員342.7元),不知為何他記的工資是382元,比標準工資高了9.5元。
這是59年竺家生活供應和高知的優待情況。
上麵幾頁記了竺先生去醫院看病等待的情況,即使是5級幹部,那時看病也不太方便。
上麵2頁記載了56年科學院論文評獎鍾補求和斯行健對評獎的意見和結果。
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1-21 10:53:06)

推薦《竺可楨日記》圖1-3是竺可楨和竺可楨日記出版的介紹,最近瀏覽了12-14卷(1950年-1957年的日記),有以下一些印象:1.該日記信息量大,提及人物多,大部分是有名的科研人員,但日記中很多都用人物的字,先看卷後的人名表,能幫助更快閱讀。
2.竺是行政五級高幹,但從他日記,看不出他象一個高幹,除了他記載經常出席的一些會議活動能看到他的身份,其他更像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共中央華東局部以上人員名冊 應網友每天一講要求整理了此名冊。 華東局是六大局之一,54年隨著“高饒事件”的後續,中央決定撤銷大局,1954年11月華東局正式停止工作。1960年9月,中央政治局決定恢複6個中央局,華東局在1960年11月又重新設立。這個是54年11月撤銷前的名冊,名字後麵是任職時間,列出供大家參考。 中共華東局委員會
第一書記饒漱石(1949.10-19[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1-13 16:41:54)

再談評級問題
昨天貼了“上海市(55年)局以上幹部行政級別”有好幾位網友對有些人的級別有疑問,有覺得一些人級別低了,還有認為有些人級別高了,如天南逸雄指出:"陳丕顯:8級。1950年他任上海市委秘書長;曹荻秋調來上海之前,1952年在重慶時最早定為9級;張春橋:9級;”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56年)的名冊上,陳丕顯和曹荻秋是6級;張春橋是8級;陳丕顯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海市(55年)局以上幹部行政級別
這份名單是我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和在上海檔案館查到的信息整理成的。名單中所列職務是1955年前後的任職(也是決定行政級別的職務)。1954年前調離上海的人員沒列入。來自上海的網友不少,先整理出這份名單和大家分享討論。
陳毅(1901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市長,1954年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行政3級。
柯慶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18-01-05 17:01:08)

文學家、作家名冊選摘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1-04 12:54:58)

工業券
月城兄發現家裏有一疊“工業券”,看到網友答複的其用處後,以為是“經濟條件差,什麽都買不起,所以這個票也用不完”。但也有可能你家條件好,才有這麽多工業券,因為工業券是按工資額發的,工資高發的多(圖1),你家工業券多,那你父母的工資也高,回家再找找,你家可能還有寶貝藏著。 圖1:應發工資後麵一欄是工業券 下麵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級別不低的政務院(國務院)參事 1949年政務院除了下設幾個委員會和有關部、會、院、署、行等機構還有一個參事室,其成員都稱參事。參事由總理任命,職責是通過各種視察,列席、參加政務院和其它會議等對國事政策等提出意見和建議;最初是為那些年事已高的不在政府機構任職的知名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設立的(不像80年代後以離休老幹部為主體了)。他們不但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2-30 11:18:00)
再談談50年代行政評級 昨天貼了50年代行政級別評定一文,網友蕭嵐又提到“石西民的級別偏低了一點”,由於當時評級掌握較嚴,就低不就高,很多人的級別都定的是靠下限,隻少數人就高評。如陳丕顯,1931年轉為中共,1949年4月後任蘇南區黨委書記,1952年3月調任上海市委第四書記,正常也是7級,但中央在批複中指出:“上海市委因陳毅同誌事繁,劉曉同誌病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6]
[67]
[68]
[69]
[7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