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毛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2-08-29 11:03:37)

草書書法欣賞草書七言歌訣起首是:真行草隸宋魏篆,七書之中草最難。
草書不但難寫,如果沒練過草書或背過《草訣歌》的,字也難辨認。看看下麵幾幅草書能辨認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上海中國畫院首批畫師介紹 上海畫院從56年籌備期間就聘任了首批畫師,一般文章介紹都說首批畫師共有69人,但都沒有69人的具體名單,下麵是我收集到的首批畫師名單,個別可能有出入。現在按他們出生年份次序列出: 姚虞琴(1867—1961)
張叔通(1877—1967)
張紅薇(1878—1970)
王福廠(1880—1960)
沈尹默(1883—1971)
熊鬆泉(1884—1961)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海中國畫院的故事(續)前麵博文講了上海中國畫院從籌備到正式成立經曆了4年的時間,吳湖帆從開始內定院長到最後落選.傳聞是當時有幾人都想當院長,私下裏各自活動,互不相讓,從籌委會推選的院長選票來看,吳湖帆的票數也不多,隻劉海粟和伍蠡甫(吳湖帆和劉海粟私交不錯),推選賴少其當院長的最多有4人,其他推選到的都沒超過2人。另外心高氣傲的賀天健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08-17 18:14:57)

上海中國畫院的故事 1956年在全國政協二次會議上,畫家葉恭綽和陳半丁提了“擬請專設研究中國畫機構”的提案,受到有關領導人重視。同年6月,國務院會議通過了文化部“北京與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國畫院”的報告和實施方案。上海隨即在1956年7月成立了“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會”。籌委會推選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常務副主席賴少其為主任委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8-15 05:56:17)

一些將軍合影照 能認出這是哪個場合的將軍合影?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齊白石曾因生活艱難而上書最高領導人以前發過一文"中央美院畫家級別薪金變動資料",有網友認為畫家的收入主要靠賣畫,其實在五十年代畫家的收入主要還是靠工資,齊白石曾因生活艱難(薪金低)而上書主席請求幫助改善其藝專待遇問題:
主席鈞鑒:敬呈者,某自七歲牧牛,十歲為木工,卅歲學作畫刊印,六十歲後因鄉關有兵事,避亂來北京,以賣畫刊印作活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部聘教授”在五十年代都是一級教授嗎 為發展學術、培養人才,穩定高水平師資隊伍,1941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實行部聘教授製度。部聘教授是由國民政府教育部直接聘任的教授。其人選由“於學術文化有特殊貢獻者”擔任,一旦當選,其薪資不但標準從優,且均由教育部開支直接下撥所在學校,並另有專門的研究補助費用。部聘教授的選拔標準和程序均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竺可楨對蘇步青有看法? 瀏覽了竺可楨日記,總的印象竺好像是位基本沒什麽脾氣,比較好說話的學術官員。但在1944年的日記中罕見的記載了他對蘇步青的不滿,雖則短短數語,對蘇的不滿情緒已躍然字間:
從下麵2天的日記來看,對蘇的不滿似乎還影響到了蘇步青的學生盧慶駿的提職,
蘇想提盧慶駿為副教授,竺不允: 此前,盧慶駿為提副教授找過竺可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張惠卿講一大代表劉仁靜的故事 張惠卿,1924年12月生。曾任人民出版社總編輯。1953年3月進入人民出版社編輯部任編輯,級別:編輯6級。1978年9月任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1983年7月被任命為人民出版社總編輯,主持人民出版社的全麵工作。1998年10月離休,享受副部級待遇。 人民出版社工資單上張惠卿150.5元,編輯6級工資: 85年10月晉升到編輯5級: 下麵是張惠卿講的劉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60年代軍隊技術3級以上幹部授什麽軍銜
在“50年代醫學界一級教授名錄”中有不少是軍事醫科院和軍醫大學的一級教授和研究員,有網友問軍隊的一、二教授一般是什麽軍銜?在55年軍銜編製中有技術軍銜(如軍醫大校)等,但沒找到對應技術等級的編製軍銜,隻有對應職務的編製軍銜,不像88年實行新軍銜製後對技術等級有具體的編製軍銜(下麵會詳細列出)。但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