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毛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一本大家熟悉的“啟蒙書”《各國概況》 論壇上有網友提到了文革期間看過的一本書《各國概況》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回憶:
•67年2月在上海新華書店買到各國概況,第一次繞過政治老師了解外國。從此開始聽敵台。-空城之主
•我看到的《各國概況》(分上、下冊)所引的資料截至到1971年底。肯定不是67年的-無名-1963-
•那本書那時家裏有,經常翻,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哈爾濱市評劇團1956年評定的工資級別
哈爾濱市評劇團(1953年成立)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國營劇團之一,在全國戲曲院團中有較大的影響。演員喜彩苓、劉小樓也被評劇界認為是評劇的創始人之一。下麵是1956年評劇團文藝級別、工資級別評定的情況。
團長張靭,文行8級(行政15級)(文化事業行政1級相當政府機關行政8級,文行8級=機關行政15級)
副團長曲夢營,文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5-05-05 07:42:28)

對《牛虻》的記憶 英國作家伏尼契寫的小說《牛虻》是在文革期間的中學年代看的,雖已年代久遠,當時還是初識世事的懵懂年歲,但對這本小說的一些內容仍留有很深的印象。相比較後來看過的許多翻譯小說大部分已沒什麽印象了。
小說中亞瑟與蒙太尼裏神父的關係,和瓊瑪的悲劇性戀愛,以及亞瑟得知他是蒙太尼裏私生子時的震驚和痛苦,這些情景的描寫印象尤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資料:上海新舊路名對照近年一些影視劇拍到三、四十年代上海場景時,常會聽到一些如“霞飛路,貝當路,戈登路”等路名,這些都是以前上海租界時期的路名,抗戰勝利後,這些租界的路名都被改了,改後的路名大部分都沿用到現在。下麵是1946年路名改動後的新舊路名對照表,大家可以了解下熟悉的路名以前叫什麽,要電視劇裏聽到老路名也能知道說的是那裏。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毛主席的兩封信看他會相信“畝產萬斤”“糧食吃不完”?
這是寫給準備下放調研的工作人員的一封信。信中所寫表明老人家知道各地缺糧少藥,讓他們去信陽,因為“那裏開始好轉,又有救濟糧吃,對你們身體會要好些”;而且“如果很饑餓,我給你們送牛羊肉去”。

其實在之前鄭州會議後的1959年4月,他就對農業問題給省級、地級、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仁川登陸與朝鮮戰爭之二原創思目(jocole)百年風雲從頭閱二、為什麽是仁川據說,對於選擇仁川這個地點實施兩棲登陸作戰,是麥克阿瑟早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就有過的設想。可麥克阿瑟不是出身於陸軍嗎?為何能製定跨海登陸作戰?這當然要從他的從軍經曆,以及指揮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說起。出生於軍人世家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蘇格蘭移民的後代,他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仁川登陸與朝鮮戰爭之一原創思目(jocole)百年風雲從頭閱仁川登陸與朝鮮戰爭發生在1950年9月15日的仁川登陸,是扭轉朝鮮戰爭走向及戰局的決定性戰役。由於此役存在巨大風險及不確定性,故被很多曆史學家所青睞,研究文章及著述等層出不窮!特別是美韓方麵,更是將此役吹得神乎其神。如韓國方麵,前些年又一次將仁川登陸之役搬上銀幕,大肆渲染美軍和麥克阿瑟的神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5-04-21 08:24:13)

這篇文章是一位對戰爭史、軍史有一定研究的群友發我的有關抗美援朝的研究文章。論壇有很多人對朝鮮戰爭有興趣,特轉這位朋友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如大家對文章有什麽問題要詢問或討論的我可轉達給作者。 原創思目(jocole)說明:
2010年10月為紀念抗美援朝六十周年,有一位劉姓名人,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經曆的朝鮮戰爭》的回憶文章。由於該文將抗美援朝定義為&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5-04-20 08:46:50)

一組老電影說明書
前麵博文介紹了一些大家熟悉的五、六十年代老電影,一些網友在跟貼評論中另外提了不少的電影名字。現在找了些這些電影的說明書,以助大家回顧在小學、中學時期看過的這些電影情景,說明書有主要演員名字,也可讓大家回憶他們的形象和演技。
1.南征北戰
這是52年拍攝的黑白片。七十年代重拍過彩色片《南征北戰》,感覺質量水平比不上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北大經濟係一級教授陳岱孫的工資情況 有網友轉貼了一篇關於陳岱孫的文章,其中提到,“1995年,陳岱孫的實發工資是860元。1956年他的工資是345元”。有跟貼認為:“北大95年像這種文科係的一般教授每月拿到手的不到四百”。陳岱孫的工資到底是多少?根據我收集到的一些工資原始資料作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陳岱孫1956年定為高教一級,工資345元,這個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