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我一直想說是紅衛兵的暴民的成分,一直也沒有機會。 是因為毛澤東說的“要文鬥不要武鬥”的話沒有人聽。也就是說,紅衛兵不聽毛主席的話。 文革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群眾監督政府。群眾與政府是一對天敵。暴民出來了,說明政府窩囊了;暴政出來了,說明群眾窩囊了。 反暴政,這口號是真水靈,正如89年。而采用暴民的手段,就不水靈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聯合清朝消滅農民軍也好,聯合農民軍消滅清朝也好,都是沒有用的。 明朝的出身絕對是根紅苗正。雖然元朝把中國的版圖推到極致,但是時間長了恐怕會危害到文化的延伸,所以漢人重新登大位是上因天理下應民意的。 明朝之初,采用拒韃虜於國門之外的隔離封閉政策,第一步就走錯了。 後來太監專權,創中國曆史之最,此為二。 明朝的曆史時期正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日本人身高的變化,與日本人種改造計劃有關。德國的血統純潔性很看重,而大和民族不同,一直在努力提高大和民族的素質。 韓國人身高變化,我認為與長期有外國駐軍有關係。 身高嘛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祖先留下來的華夏文明,有極大的包容性。 對於政治製度,我們近代試過所有可能的製度。民主最流行的時期便是北洋十年。 實際證明,別人合腳的鞋,我們老中穿著並不能走路。 昨天有人說我們討論曆史的時候,可以踢開蔣毛鬧革命,我是不以為然的。 大浪淘沙出現的蔣毛兩種可能性,是血換來的機會,第三條路更加悲慘荒謬。 無論有多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柳亞子不是共產黨人,但是他是一個有頭腦的人,見過世麵的人,知道天高地厚的人。 柳亞子對列寧的理解,應該說可以算客觀的。他的這一句詩,並世支那兩列寧,說的是孫中山和毛澤東。換一句話說,那個時候得到柳亞子如此評價,說明孫中山和毛澤東都不是等閑之輩。 我仔細研讀了這句詩,支那一詞引起重視了。如果換成“並世華夏兩列寧”,韻律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一個富翁掉到水裏了,馬上就要淹死了。有個人要救他,就說: 把你的手給我,我把你拉上來。 富翁沒有反應。 這個人又說了一遍,還是沒有反應。 邊上一個人說,你換一種說法試試,就說: 你抓住我的手,我把你拉上來。 富翁於是一把抓住了救星的手,得救了! 對於國軍起義投誠,首先要知道一點,沒有什麽可炫耀的,包括傅作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但是幾乎完全肯定,一定是缺心眼的。 我最近研究了“退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樣一種佛學境界的曆史起源以及其對曆史文化遺產的貢獻力量,認為如下: 這樣一種境界是很好的,然而利用這一境界搬弄是非卻是可惜可笑可恨可怨可憐可樂等。多數號稱退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還沒有看到有一個不是口裏直呼白相白相,而用於掩蓋顛倒黑白兩色,混淆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華人我們的漢語,有個不言而喻的潛規則。不言而喻的東西如果說出來,一定是有問題的。不言而喻的事情就不應該說出來。 電視劇水滸傳裏麵,還沒有一個大膽的導演編輯給林衝一句這樣的台詞。 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台詞呢?一定會讓人肉麻。同樣的道路,我每次看到有人標榜愛中國,我的眼裏就飽含淚水。 還有一個佛教的謙遜文化基因的傳承,就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裏麵的原因何在呢? 剛看一個電視劇,說國軍為了掩護一個臥底打入共軍,利用戰場起義,進入共軍決策層以後,向國軍提供共軍的作戰部署。 這個思維很新。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裏的開篇鑼鼓,敲開天堂的門。 如果不喜歡中央怎麽辦呢?就是獨立自治。遠的不說,清朝就是這麽玩完的。各省獨立了,正如同蜂王控製不了局麵了,蜂窩就散了。等到有了新的蜂王,就會形成新的蜂窩。 現在的台灣和蒙古的情形,都是這個變化的異常結果,遺傳學上稱為突變。 縱觀長河,真正大一統的時候並不多,突變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