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開車路過這個"ParrySound,Jewelofthe30,000Islands"牌子幾次,總覺得這個30,000Islands有點誇張。剛移民過來去過位於Ottawa和Kingston之間的千島湖(ThousandIslands)坐遊船,覺得那裏的1864個大小島嶼就夠稱奇的了,這喬治亞灣GeorgianBay裏難道真的能容下3萬多個島嗎?
今年夏天從北邊度假歸來又路過ParrySound,坐在它對麵高坡上的麥當勞吃冰激淩,又看到這個大牌子,這次ParrySound[
閱讀全文]
當年的大帥哥,如今的帥大叔湯姆.克魯斯領銜製作並主演的《壯誌淩雲》,各大媒體一直在宣傳。我一向拒絕追星,不過看到它票房超過14億美元,成為2022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網評高達4.8,幾近滿分,一向刁鑽不客氣的北美觀眾和影評人能統一給出這麽高的分數,光憑阿湯大叔的帥應該是不夠的;最近看菲兒和城裏的好幾位博主也都寫文章稱讚,我於是終於忍不住強烈的好奇[
閱讀全文]
記得疫情之初被通知回家辦公那天,剛剛調來不久的一位部門經理傑瑞語重心長地說,“這個世界從此將會改變!”
他當時的表情我還記得清清楚楚,那句話也記在了心上,不過那時候我感覺回家辦公是暫時的安全抗疫措施,一個月,兩個月,等疫情結束一切都還會回到老樣子。
兩年半之後回頭再看,疫情真的是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由每天的朝九晚五改成[
閱讀全文]
變化的勇氣,這個標題最近不停地在腦子裏閃現,反省一下應該是潛意識裏對最近發生的諸多變化的掙紮吧。年輕時初生牛犢不怕虎,對變化似乎沒有太大的感覺,稀裏糊塗,順理成章,背包一跨就出發了;如今也許是越來越害怕失敗了,對每一次變化都變得越發敏感起來。
英語裏有個說法叫Thingscomeinthrees,在家裏的老人孩子的變化先後登場之後,自己十幾年不變的工作也[
閱讀全文]
“咱爸能說話了?!”一大早LG剛放電話,我就迫不及待地問。
“是啊,咱哥說今天突然蹦出了第一句話,可卻是最不想聽到的‘我想死!’,把咱哥嚇壞了。後麵就又說不出來了。”
老公公父親節前一周由於腦梗昏迷住院進ICU到現在已經整整兩周了,幸虧有大哥大嫂在身邊料理一切,雇了24小時護工,每天還跟LG通電話仔細描述老人家的情況。
老人[
閱讀全文]
堅持了10年的徒步鍛煉,LG今年突然吵吵了幾次要買單車。
我倒不反感騎單車,隻是想想太麻煩。因為買了單車家裏還要找地方存放;帶單車出遊,還要在汽車上加裝架子;更麻煩的是維護,軋了帶,掉了鏈子,如果自己解決不了還要找時間送到店裏去;尤其是如果長期不騎,放在那裏還會生鏽,以前給兒子買過的兩輛自行車都是因為最後生鏽給扔掉了,很可惜。
同事Lisa[
閱讀全文]
這周經曆了一個說小不小的裏程碑,就是從每周回辦公室工作一天正式改為每周至少回去三天。聽著很容易的事,對在家工作了兩年多的我來說感覺還是挺大的轉折。
回去的頭晚,我翻騰衣櫃搭配了半天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把手機鬧鍾往前播了一個小時,告訴兒子明天早晨我沒有時間給他做早餐了,讓他自己負責。人家其實從高中起就會自己做飯了,隻是我自作多情總搶著[
閱讀全文]
周六吃完早飯第一件事就是按計劃給LG理清他新換工作後的保險和退休金轉換的事。人家躺在沙發上讓我給保險公司和銀行打電話,說需要他出麵講話的時候喊他一聲。
我拿起電話,誰知保險公司和銀行周末都不服務。記得以前周六都是有人接聽電話的啊!感覺疫情以來很多公司的電話服務都比以前削減了很多。
我頓感心裏象焦灼的螞蟻團團轉,好在很快從Google上找到了[
閱讀全文]
疫情兩年了終於可以走出國門透透氣,第一次不想走太遠,選了離家不到八小時車程的匹茲堡(Pittsburgh)。
車開到尼亞加拉的彩虹橋(RainbowBridge),看到路邊的櫻花都興奮不已。
把護照交給美國邊檢窗口裏紮著馬尾衝我們微笑的操著拉丁口音的姑娘,我低頭看到擋在車前的紅白條橫杆,隻要它一抬起我們就進入美國了。以前司空見慣從來不去想的小事,如今卻有這麽多[
閱讀全文]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到安大略湖邊轉了轉,不是計劃,而是趕巧。主要是周五的天氣好得讓人蠢蠢欲動,太陽到8點才落山,下了班吃過晚飯有足夠的時間出門轉一轉。我們於是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片湖邊。
一出門,加油站高高的牌子上油價漲到了181分/升。高速路剛剛提高限速到110公裏/小時,明顯感覺車象瘋了一樣嗖嗖地從身邊擦過。我看了一眼旁邊的司機,還好,人家哼著[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