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今懷昔

在未知的旅途中發現未知的自己
個人資料
荔枝1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剛到美國的時候,我曾在電視上看過一部好萊塢電影《吃一杯茶》(EatABowlofTea)。那是一部有關美國華人的愛情喜劇片,記得電影開頭有這麽一個場景:一個中國女人把一個中國男人從家裏送出門來,然後鏡頭慢慢轉到樓梯上,那裏還有好幾個中國男人排著隊,等待進入中國女人的公寓。 電影的曆史背景,就是美國華人曆史上女人奇缺的年代–20世紀40年代。這個現象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4)

美國政治大局已定,歡欣也好,沮喪也好,大家都得回到正常軌道上過自己的小日子。雖然股市有點亂,我相信美國人頭上的天不會塌下來,在希粉眼裏,會陰暗好一陣;對川粉來說,天隻會更藍。本想就大選之事翻過一頁,但還是意猶未盡,再說些輕鬆的趣事。 早在今年二、三月,我在加拿大的朋友發給我一個鏈接,一個名叫“如果川普當選,請搬來布賴頓角”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7)

昨晚的美國大選結果大大出乎意料,連川普和希拉裏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今年競選的民調和預測可能是有史以來偏差最大的一次。那麽它們錯在哪裏? 投票日前夜,克林頓在全國民調平均數中領先4%,近三個多月來她基本上沒有低於這個數字過。美國總統選舉曆來都是血拚,4%看來微不足道,但投注市場以及各種數據學模式都把它詮釋成70-99%的克林頓出勝。 這個預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6)

《秋天的故事》,不要等到冬天 ***** 星期六的上午,一位鄰居老太太過來按我家的門鈴,笑眯眯地遞給我一個打開過的泡沫塑料信封,裏麵是水沫的中短篇小說集《秋天的故事》。 “郵遞員投錯了,”她說,“我想都沒想就打開了,裏麵都是中國字!我隻能讀懂LoveinAutumn。是一個愛情故事吧!” “是很多愛情故事,各式各樣的愛情故事,”我告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7)

秋意漸濃,又到了大閘蟹季節。八十年代中後期,我在上海的大伯每年秋天都要在家請客吃大閘蟹。那時上海的飯店還不供應大閘蟹,但有農民專運到市區來賣。我們各家都已嚐過了當年的蟹,但一定還要趕去參加大伯的蟹宴,幾家親戚熱融融地坐一大桌,這幾乎成了一個每年必行的家庭傳統。 俗話說,“九雌十雄”、“九月團臍(母)十月尖(公)”,意思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4)

我那時來美國讀書,到校後立即“找組織”,加入“外國留學生聯誼會”。會長(一位德國學生)遞給我一張表格,說他們將聯係校內外的當地美國人,和我們結成友好互助“一幫一”的對子,他熱情鼓勵我申請參與。 我的“一幫一”對象是個社會學教授,唐·伯萊明博士。他說,別叫我博士,太正式。我就叫他伯萊明教授。他又說,你不是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2)

我平時愛看紀錄片,一是它們大都比較短,一次兩次就能看完;二是它們揭示人文、藝術或大自然現象,可以學到不少東西;三是拍得好的紀錄片可以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趣味性。前些日子一位在國內搞藝術的網友推薦了一部,央視今年年初播出的《我在故宮修文物》。三集,共兩個半小時,我分兩次看完。 這個影名一點不抓人眼球,不刺激、不神秘,似乎講的是一個不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周末沒進城,星期一看到一場婚外戀討論的大爆發。婚外戀的故事大同小異,但其背後的原因卻有各種各樣,最深刻的也許就是所謂中年危機了。正好以前寫過一篇,乘話題還有餘熱,跟風發出。 ***** 我家以前住的地方,斜對麵有一對中年夫妻,丈夫在某大銀行的地區總部工作,是個工作狂,很有事業心。他也是個家庭男,周末經常看到他打理院子、和兩個孩子玩耍。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7)

秋季的顏色不但養眼,而且還好吃。幾十種各式各樣的南瓜、番瓜、葫蘆、西葫蘆等,組成了統稱為倭瓜(Squash)的大家庭。 倭瓜類營養豐富,它們的多糖能提高免疫功能;類胡蘿卜素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A;高鈣、高鉀、低鈉,有利於控製血壓、預防骨質酥鬆;它們還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 去農夫市場買了五種不同的倭瓜,全家都愛吃,今年做得特別多,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9)

女主播宗毓華的婚姻和跌宕電視生涯 -著名美國華人女性之四-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常在美國電視新聞裏看到一個華人女主播,並被她的氣質和采訪/演播能力所吸引。她就是ConnieChung,中文名字宗毓華。那時她主持CBS的晚間新聞以及《所見略同》(“EyetoEyewithConnieChung”),後者是一個新聞報導和采訪節目。 後來才知道,宗毓華在90年代成為美國主流電視網晚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5)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