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16-03-25 23:40:46)
幾葉紅黃幾愛嬌,一片鮮豔在林梢。 滿懷霜色不覺冷,隻把清秋仔細瞧。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25 04:30:53)
在微信上在網上受讚揚後的感覺就像品嚐美味的魚湯,喝得越多,渴得也越厲害。想想好多事情都是這樣呢。 讀書好像在吃東西,思考則是消化,比如我正在讀木心,由木心轉去讀福樓拜,讀詩經,讀尼采,吃的太多,消化不了。消化了太多,又覺著餓。餓急了,不擇食。 書裏的人見多了,世上活著的倒覺得假。 生活是個大舞台,盡管沒人看,我們還是要努力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25 00:48:40)
我與快樂同行, 它一路上講個不停。 但它所說的的一切 並沒有使我聰明。 我與悲哀同行, 它一言不發,守口如瓶。 金子般的沉默中, 我卻學到了豐盛的教訓。 雨後還會下雨, 風吹過天空照樣晴。 生命的重擔下, 一切 都是那麽的輕。 古人說“生死亦大矣”。有感兒子好友在野營途中突然去世。一,生死無常。二,我們容易擴大負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13 23:47:48)
"(契柯夫)他說,短篇,莫泊桑已是王。不過,大狗叫,小狗也要叫-----這點自知之明,也多麽可貴。" 以上摘自文學回憶錄,木心講述。講了這句話的木心是多麽可貴。把他的話記錄下來,不據為私有的陳丹青等人又是多麽可貴。 那些網上微信上自封天下最美詩人,得了幾千點擊量的一句幾段的金句作者,動不動就爆粗口文藝群群主,文法不通別字連篇的藝術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07 21:03:26)
言 無盡從前 憶花季少年 壺酒難慰風塵 心語無解天真 隔簾望月 雲 片片 悲歡離合輪流轉 生死一線 一線 兩相淒然 四顧放眼不能見 小令是悼念兒子好友兼同班在學校組織的野營時突然因病離世。悲痛懷念之餘寫了這幾行是想提醒自己要愛惜身邊人,兒子、丈夫,實在是再怎麽愛他們都不為過。當然也要更愛自己,人生短促生命脆弱,我們應該盡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06 21:57:01)
餐廳是那樣的窗明幾淨,發燒級咖啡機旁邊放了剛做好居然澆出了心形圖案的拿鐵,新摘下的無花果被切成4塊精心擺列在鑲了金邊的小碟上。牆上的掛鍾指向星期二上午10點,此刻大部分朋友在認真上班而我在讀木心的“文學回憶錄"。長暑過後,陰涼正一點一點滲透進雨前的寂靜,無所事事的我向花園裏的君子蘭和天竺葵望過去,嗯,花兒開得不錯。可是李樹,橘樹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2-19 22:04:47)
這兩天鋪天蓋地的有關梁警官的報道,評論,不知當事人和他的父母現在是怎麽一個情況。不敢想象,隻覺得他們太犯傻,太倒黴了。若真的判15年,我覺著冤。但這誰說了也不算。說小梁不該撒謊也好,說警局找替罪羊也罷,分析來分析去都是扯,還是得去做。救人要緊,可怎麽救呢?上街遊行不好,這事兒跟種族歧視不沾邊,網上發貼聲援,瞎喊口號也許反而幫了倒忙。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小橋流水水無痕, 垂柳低搖夏愈深。 細鳥高眠鴛夢沉, 不忍聞, 私語輕輕戀愛人。 這首憶王孫的背景是墨爾本東的丹迪農山的AlfredNicholasGarden。在墨村呆了近二十年,去Dandenong山不下十次,不經意間發現了這個秘密花園。深山密林,矮橋小溪,樹不動葉不搖,沒有蟬鳴,沒有蜜蜂嗡嗡。連水鳥都睡著了的那麽一個安靜所在。仲夏正午的陽光穿過枝椏照下來,照在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6-02-11 03:49:00)
又是一年新春抵,他鄉遙祝福滿地。微信頻傳添友誼,情如蜜,鶯歌燕舞人歡喜。 一碗年糕家萬裏,雙親仍在無歸計。教誨諄諄兒牢記,定努力,天高海闊重飛起。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1-26 16:49:19)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是批評某人寫了錯別字還狡辯,玩弄文字,不但不謙虛不認錯,反而牽強附會解釋句子高調發至朋友圈。常高唱弘揚中華文化,在微信上鼓吹自己才華並激烈抨擊別人素質差的人文風竟然如此。 這實在讓嫉惡如仇的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但是,洋洋幾大段落數落別人之後我自己反而不自在。為什麽呢,不是做慣了老好人,經常違心地點讚,捧場後難得露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