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4-08-28 08:10:31)
食肉是否導致癌症,似乎並沒有科學定論。不過現在相信少吃肉或者幹脆不吃肉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風險的人越來越多。 本人認識的一個北美的英文老師,原本是無肉不歡的,現在不僅自己不吃肉,而且上課時總是向學生介紹(或許說灌輸更恰當)吃肉的害處和不吃肉的益處,成了一位素食主義的義務宣傳大使。這位老師放棄無肉不歡愛好的直接原因是他當年被確診患了前列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今昔對比,南京路變化不可謂不大。從前南京東路沒有步行街,膝蓋高的水泥墩上上下兩個孔,橫穿上鐵管攔出馬路中央地帶是為車行道(有的地方是鐵柵欄的)。二十路無軌電車由東至西貫穿整條南京路,經靜安寺後駛往中山公園。行人在隔離帶兩邊上街沿及上街沿與隔離帶之間留出的狹窄道路上行走,自行車那會兒也還允許走,淹沒在行人之中舉步艱難。周末逛街的人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當初,許多顧客不知道自己花錢買東西原來是可以做“上帝”的,結果角色錯位,“上帝”反讓櫃台裏的售貨員做去了。顧客掏錢買氣受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特別是南京路,外地來的顧客多,擠在櫃台前的人群裏招呼幾聲售貨員而不被理睬的情況時常可見。有的顧客想多看幾件貨物,比較一下,售貨員的臉便會不好看。“你買不買啦?都是一樣的東西,多看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每次回上海都會去逛逛南京路,在步行街上走走看看。本人從前在上海時的學生現在多是上海的小白領,知道本人回去,常約出去吃個飯什麽的。其中一位上班的公司在世紀廣場大廈裏。世紀廣場於是成了我們每次暗號照舊,不見不散的聯絡碰頭地點。世紀廣場與人民廣場隔街相望,緊挨著南京路,我那學生開玩笑說南京路一帶是她的領地,哪裏有飯店,哪家東西好吃,性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上海有很多“外地人”。也有不少外國人,日本人,台灣人。外國人似乎就指歐美人——這點在日本也一樣。至於日本人,韓國人,或者印度人,不知是否因為他們特征比較容易辨認的緣故,上海人好像不以“外國人”含糊其稱謂的。台灣人不知什麽時候開始被上海人稱為“台巴子”。“巴子”這說法從前的上海話裏似乎未曾聽到過,猜想大概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去成都時因故順道去附近的德陽,綿竹,廣漢看了看,並在德陽住了兩個晚上。相對於北京,上海,重慶這樣的巨無霸大都市,類似成都這樣的省會城市好像隻能算作二線城市。那麽地級市的德陽隻好屈尊算作“三線”城市了。而綿竹,廣漢據說是由從前下屬德陽的縣改為市的,如此,說綿竹,廣漢是“三線”城市,可能已算是抬舉它們了。然而,這幾個“三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這次回國有機會去重慶看了看。雖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總算也是了了去重慶實地看看的心願。說起來本人對重慶也是久聞其名。最初對重慶的印象還是來自於兒時讀的那本紅色小說《紅岩》。當時在刻骨銘心地記住了叛徒蒲誌高的同時,對沙坪壩,曾家岩,周公館之類的名字也變得耳熟能詳,還有歌樂山的白公館和渣滓洞,聽著陰深深的,讓人毛骨悚然的同時又耐不住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14-07-21 07:40:52)

早晨八點,去遊覽巴士總站。從賓館到巴士站的這一段是一條彎曲的上坡路。雨繼續下,雨點大而密,風忽左忽右,從四麵八方刮過來。路麵上的雨水順著斜坡向下滑。當我撐著折疊式小傘,於風雨中趕到巴士站時,已然全身濕透。褲子貼在腿上,鞋裏倒出水來,小傘折了兩根筋骨,耷拉下一片角來。 車站裏麵空空蕩蕩。買了票,等車的空閑時間,四處張望了一下。隔著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4-07-05 06:37:42)

我家在上海的舊居裏有一把老藤椅。老藤椅很老了,椅子上坐的部位和靠背的部位磨得發亮,藤皮黃裏帶黑,讓人想起長了老人斑的臉。藤椅的扶手處有些破洞,有的地方還纏著些舊麻線,應該是從前母親為修補損壞處纏上去的吧。老藤椅雖老,四條挺拔的細腿依然像從前一樣結實,我每次回到上海家中喜歡坐在老藤椅裏,老藤椅穩穩當當,絕沒有吱吱嘎嘎不堪重負的摸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
[66]
[67]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