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眼

不登大雅之堂不附弄風雅入不了主流的老中,用方塊字碼一碼人世間的歡樂。
博文
總的說來,國外久呆的老中中,大姑娘小媳婦長期受到愛情滋潤的很多,但經常被男人用幽默挑逗愛撫的並不多。每當看到在洛杉磯、西雅圖或溫哥華的演出現場,美眉們的荷爾被越調越高,笑聲越來越性感,眼淚伴著秋波一起流出來,惹得身邊男人的笑聲中伴著醋意的時候,俺就感覺到,崔哥真有兩把刷子。崔哥是業餘選手,自編自演,難得的人才。但坦率地說,論表演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經常看到有人把共產黨美化自己的電視電影作品拿到文學城來展示,象以前的“開國大典”,“開天辟地”,“建黨偉業”,“毛澤東”和“毛岸英”等,今天又看到一部“紅色通道”。 共產黨重演了中國曆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的以暴易暴的曆史,說到底,它也就是成百上千代把中國弄個底朝天的土匪集團中的一員。共產黨打完江山坐江山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26 20:13:01)
有時忙裏偷閑,上網看看這些“民主”逗士的發言,不失為一種消遣。 以前逗士們好歹總要拿著“民主”誘惑中國老百姓。譬如,他們二三十年前總是說,民主的掃帚一到,腐敗的灰塵就會跑掉;民主的鍾聲一響,家家黃金萬兩。幾十年過去了,老百姓看到的恰恰相反。世界上絕大多數民主國家裏的灰塵比中國的厚得多,八九年六四以後,共產黨運走了天安門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SpringQuarter剛剛結束,有了幾天的閑暇和一時的興致,把以前在ChinaNewsDigest(CND)上寫的一些網帖稍加整理,貼到我在文學城以前就建好的空博客裏。在美國,我憑著在大學裏教書搞科研做教授領取薪水,並不是象某些人說的那樣,以五毛的身份寫文為共產黨搖旗呐喊而賺錢。
當年逃離天安門廣場的海外民主精英的對共產黨之痛可能是切膚的,對共產黨之恨是入骨的,因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26 08:41:12)
國外中文網頁上總是有少數人旗幟鮮明地“逢中必反”,另有一些羞羞答答,但就我所知,無論是“旗幟鮮明”的,還是“羞羞答答”的,他們實際做的都是“逢中必反”。當今執政的中國政府,犯有不少錯誤,但肯定也取得了很多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就連“蘇修美帝”的原子彈也都不怕、敢於把全中國老百姓綁在戰車上的毛澤東,雖然早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26 07:57:18)
又要六四了,昔日民主精英又要鼓噪一陣子,中心思想仍然是平反六四---一種非黑即白的遊戲---中國人幾千年來翻來覆去玩的政治把戲中的重要一環。當中國社會和中國政府過渡進化到一定文明程度以後,應該選擇一個適當的時候,在盡量減少對社會震蕩的前提下,用現代民主社會、和諧社會的標準,對六四做全方位的考量,本著民主和法製的理念,給六四做一個客觀公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9)
(2014-05-25 19:09:30)

民主精英們一刻也不能消停。 我在帖文中企盼中國人能反思文化,挖掘幾千年曆史中以暴治暴、以暴易暴的劣根,做出各種努力推動長期漸變性的文化改良。未曾想在這些跟帖中,精英們一開始就習以為常地訴諸醬缸國特有的破口大罵潑糞抹糞等網絡暴力以扼殺言論自由。幾千年中暴君暴民,即使在和平時期也是互相對立,互相指責,它嚴重表明,中國從來就不存在過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網上看“歸來”,耐著性子隻看了十分鍾,就無法繼續。原因有二,第一:情節老套無新意,是文革平反以後傷痕文學的再續。各種各樣的電影文學作品千篇一律說明一個問題,老百姓深受老毛和毛共的傷害並互相傷害;第二:網上盜版視頻質量太差。一切傷痕文學無外乎表達一個觀點,共黨政府太黑暗,老百姓太悲慘。今天,如果中國人仍然拘泥於這樣的認識,繼續不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14-05-24 18:19:01)
六四的第二十五個紀念日到了,除了重複了一遍又一遍的“又是一年,永不忘記”之類的感性紀念話語以外,能否說點別的更有意義一點的?六四的原始口號是“民主”,後來,為了得到廣大民眾的響應,再加上一個“反腐敗”。和中國近代曆史上任何大大小小的群眾運動一樣,在當局出麵阻止以前,它被擴大化,極端化,最後演變成局部或全麵的社會動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3)
(2014-05-21 19:23:38)
六四過去二十五年了,民主精英們的車軲轆話說了二十五遍。即便是中共,89-4-26社論的調子也早變了,難怪民主精英們變成了孤家寡人。南韓和台灣的民主轉型,老美一根大棒一袋胡蘿卜就將其搞定。當年麵對北韓和中共的虎視眈眈,南韓和台灣猶如兩位驚魂未定的少女,隻能選擇和接受強烈的山姆大叔控。它們的民主轉型事實上等於是從反抗強奸不成過渡到默默享受的過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