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在美國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像早晨的落花一樣新鮮美麗,但很快就會枯萎消失。隻有拾起來並風幹保存它們才能留芳久遠。
個人資料
AprilM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7-07-24 09:16:17)
地球人大概都聽說過這樣幾個貌似振振有詞的理論,不少人甚至視之為人生指南,不斷掛在嘴邊並付諸行動。本人也沒少上當。這裏隻舉例二三,希望各位看官解惑。1.木桶理論。木桶是由木板條粘連組成的,因而裝水的容量是由最短的木板組成的。所以引申到生活工作中就形成了一種理論:人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短板,因而可以裝更多的水,也就是盡量完善自己的弱項,使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7-23 09:25:27)
這個題目一點也不陌生。很多孩子上大學以後的家庭就可以稱之為空巢了。但這種空巢隻是沒有了朝夕相處,大學離家近的幾乎每個大假期都還可以回家。距離遠的每年的聖誕節和暑假一般怎麽都能回趟家。當然這是一次家長心理上的放手期,不再有每時每日的關照,提醒和守護。孩子的時間表裏也不再有我們的位子,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多了自由,少了操心,真正是眼不見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3)
一個多月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麽不明不白地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我不敢想像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自己女兒的身上,我還是否有勇氣活到今天。人沒有找到,凶手就很有可能逃之夭夭,繼而開始尋找並殘害下一個目標。這些聽起來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有點天方夜譚,但在西方卻時有發生的綁架/殘害案件,也許是我們難以麵對的,但卻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遭遇並聽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次波士頓之行我第一次自己訂了Airbnb,以前和朋友一起訂都是人家負責一切,我隻分享花費而已。Airbnb的好處很明顯,三口人可以有兩個房間,隻要訂的是整個房子,而不是一個單間就有在家裏的自由。在外麵時間稍長就不想每天吃餐館,總想偶爾做一點飯,至少早餐可以吃的健康舒服。這個在旅館就不可能了。波士頓附近的Airbnb很多,價錢和旅館一個房間差不太多。紐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7-06-20 15:34:49)
最近Uber的名聲不太好,我轉而改坐Lyft。一到波士頓機場就發現以前排隊等Taxi的地方是空的。問了才知道手機APP叫車要到專門的地方等待,我拖著行李走了一小段才發現原來大隊人馬都在這裏呢。第一次用Lyft,發現幾個不同:要自己輸入目前的位置,當然軟件會提供選項,這樣司機就容易找到。下車後要進到APP裏麵去看消費額並付小費。這個不是很方便,有時忙忘了給小費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次來紐約獨行的時候很多,有時一整天,有時幾個小時。我一般每天晚上會大概決定第二天要去的地方,當然還要看天氣如何。然後早上一起來就出發,不再猶豫。 這天是周末,沒有rushhour,所以地鐵的擁擠程度應該平均,或者說不會像上班時間那麽擠,但也不會有快車。我決定先去走Brooklyn大橋,習慣了早鍛煉以後我早上更喜歡動,更有力氣。本來打算坐地鐵到大橋的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如果問我最喜歡紐約哪裏,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中央公園!我花了差不多兩個半天把整個公園都走到了,後來又陪女兒重複走了一遍北邊最漂亮的部分。這是一個大城市裏鬧中取靜的地方,是普通遊客沒有時間和興趣光顧的景點,但卻是當地人休閑,長跑,劃船,組織活動的理想地點。整個公園也是長條形的,東西方向沒有多寬,南北方向卻是占了幾十條街,坐地鐵的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紐約我以前也來過幾次。剛到美國時落地JFK機場,後來住在紐約上州一年,動不動就來一趟紐約。比如買中國食品啦,幾個朋友都饞了,想吃正宗一點的中餐啦,等等。那時都是零零星星地玩,拚拚湊湊也把主要景點都逛遍了,畢竟住在紐約在當時還是太貴了。所以這次來我不會去人太多的地方,盡量走街串巷,假裝做個當地人。曼哈頓是一個長條,分上城,中城和下城。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完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都倍感輕鬆,神經一放鬆人就舒服多了。後麵幾天我們邊重訪多年前走過的地方,邊繼續倒時差,下午早早回家休息。每天的行程不用安排,都在我和女兒的腦子裏。我20多年前在這裏工作生活過,曾經常去的地方一定要回訪一遍。女兒常去並喜歡的地方我們也會集體回味一下。這樣幾天下來也就滿了。 正值節日長周末,波士頓的市中心是一定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公後半夜才到,第二天我們不到七點就出發去學校了。一夜沒睡幾個小時,加上時差希望今天能撐過去。 老天一點不給情麵,繼續下雨。到校後盡管有人指路,我們還是兜了一個大圈子,最後總算把車停下來了。今天車多人多,草地上開辟了大片的臨時停車場。下車後就見一個個小電瓶車,就像那種高爾夫球場上的小車,拉著我們去會場。 因為事先知道下雨,學校搭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